俊彦太子道“呵呵,你这问题可真多啊,你这要是细说起来,可就要跟这道教以道为名,是什么来历说起了”
天歌说“然而这道教到底是为什么要起个动物呢我也不知道上道是什么意思,比如说人家佛教就是以佛来定名的,也是说慈悲为佛吧,那jidu教就说是上帝,天主,那么道教到底是怎么来的呢我们老天爷,也没叫老天教呢呵呵”
问完又觉得有点儿可笑
俊彦太子道“道教之所以以“道”名教,就是说道教是以“道”为最高信仰和修行的最终目标。“道”既是道教信仰的理体,也是人生最完美的终极追求。道经中说,“道”是生化宇宙万物的根本,至虚至寂,甚真甚妙,虚无不通,寂无不应,所以是妙不待言的神。”
天歌说“哦”
俊彦太子道“河上公说“道通行天地,无所不入。”对道的体悟修学,是使个体生命中的道合于宇宙整体本源之道,是将个体生命融会贯通在宇宙永恒的整体中,其核心就是要人道与天道相通,亦即人与道通。道经中说道者,通也。因为只有人与道通,即所谓得道成真,生命才能生生不息,与道常存。为使人达到与道相通,道教教人以三清道祖为信仰之至尊,以三洞经教为修真学道之要径。因为,三清道祖是虚无自然之道的形象化身,道教尊之为三宝。三洞经教则是由三清道祖所说的经典,是指引人们修学参悟、通达妙道的津梁。所谓“道以通为义”,一是要自通与通他,二是要通玄与达妙。对于修学道的人来说,就是要通天地之化,运阴阳之用,源道德之妙,达性命之真,关键在于领悟道的玄妙大旨,即在乎虚无与自然。第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曾说“是以吾教之设,本虚无自然。”无上秘要入自然品则说“自然者道之真也。”
天歌说“自然之道”
俊彦太子道“虚无则无所不容,无所不通;自然则无为而无不为,万物和谐繁荣。古人曾说道之言通,通无所通,而无所不通。所以道为造化之根,万物之源,神明之本,修行之宗。天地万物的自然运化生长,展现的是道通万物的自然和谐,也就是说,道就是宇宙万物自然和谐的最高体现。道路畅通则人行通达,水流畅通则润泽万物,货物畅通则人心稳定,人之血脉畅通则无病痛。通则和谐,通则安定,通则太平,通则繁荣,这正是道教所追求的现实的人间仙境。要实现这个人间仙境的理想,离不开所有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而具体到个人的修为,则强调人生在世要实现心通无碍,只有心通才能减少烦恼与忧苦,也只有排除烦恼与忧苦才有顺心如意。顺心则需要通过修心来达到,也就是要达到自通与他通。在道教看来,就是要学道修道,也就是要修心,因为只有“心通才无质碍”。太上老君内观经说“道者,有而无形,无而有情,变化不测,通神群生。在人之身,则为神明,所谓心也。所以教人修道,则修心也;教人修心,则修道也。”人之难忧,惟在于心。修心的主要功夫就是“涤除玄览”,即祛除心中的尘垢,使心像光洁的镜子那样明亮。人心之所以不明亮,之所以会染上尘垢,就是心有执着,有攀缘,有挂碍,也就是心中有结,不能通畅。心若通畅,则能虚心应物,应而无迹,应而不迷,自然可以明心见性。”
天歌笑道“哦,原来还是和修心有关呢”
俊彦太子道“心为一身之中枢,心通则百骸皆通,和气流行,自然康健。以此而行“性命双修”功夫,则可通达无碍。清静经说“烦恼妄想,忧苦身心”。这些烦恼与问题就好比是一个个关口。清代高道刘一明在通关文中列出了人生需要打通的五十个关口。不打通这些关口,人生境界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