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和妈妈剪断脐带的瞬间,是分离;孩子第一次上幼儿园,是分离;成年后建新的家庭,也是分离。
这世间所有的关系都指向聚合,唯有父母子女之间,是一场渐行渐远的旅程。
涂磊说
“我很钦佩一种父母,在孩子年幼时,能够给予强烈的亲密;当孩子成人后,又学会得体的退出。
照顾和分离,都是父母必须完成的任务。”
孩子健康的成长、卓越的未来,离不开父母的悉心照料,更离不开“分离”这门必修课。
聪明的父母,懂得通过这3次分离,给孩子插上腾飞的翅膀。
第一次分离
让孩子的兴趣离开父母的爱好
良好的兴趣,能带给孩子强烈的激情、不灭的热情,和富足的精神世界。
2019年,浙江省高考状元徐嘉骜的成绩,让不少网友舔屏羡慕
物理化学生物,全部满分,就连被称为“一部血泪史”的数学,他也拿到了近乎满分的成绩。
褪去学霸的光环,生活中的徐嘉骜,也是个围棋高手,曾两次在市比赛中获得冠军。
受爸爸的影响,读小学一年级时,徐嘉骜就在围棋方面崭露头角。
曾有人建议他走职业选手的道路,然而徐爸爸认为,想要成为围棋界的世界冠军,不是件简单的事,会给孩子增加负担,应遵从孩子的想法。
正是徐爸爸开明不强求的态度,保护了他对围棋的热情。
后来不管在学习,还是兴趣发展上,徐嘉骜都一路高歌。
而围棋,成了他学习之余最好的减压方式。
演员孔维曾表示,从小培养的兴趣,是孩子成长道路上最好的伴侣。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会像徐爸爸、孔维一样,给孩子兴趣爱好的自由。
节目老师请回答中有这样一位妈妈,为了不落后于“别人家孩子”,自作主张给女儿报了13个兴趣班。
年仅七岁的孩子,不得不每天放学后,再参加两个小时的课外班。
即便如此,依然没有抚平妈妈的焦虑。
节目中,孩子怯怯地问“妈妈,你是不是不爱我”
为人父母,难免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愿,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滥用家长的权力,把想法强加给孩子。
而是应帮助他们从小发现兴趣,尊重并守护他们的兴趣。
作家戴尔卡耐基说过
“人人都应有一种深厚的兴趣或嗜好,以丰富心灵,为生活添加滋味”。
未来难以预测,有个人爱好的孩子,更容易从中汲取能量,积极面对来自现实的考验,成长为能够抵御风雨的参天大树。
第二次分离
让孩子的思考离开父母的干涉
每个父母都对孩子寄予厚望,希望他们有独到的见解、创新的思维,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
然而,生活中却往往出现这样的情景
“别总穿那件黄色衣服,太土了。”
“以后不要和小明玩了,他经常抢你玩具。”
“你见过红色的月亮撕了重画。”
扪心自问,我们是不是经常打着“爱”的旗号,有意无意地干涉孩子
交友要管,穿衣服要管,就连走路应该先迈左脚还是右脚,有的家长也要控制。
本应母贤子孝一片祥和,却每天上演“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的霸总戏码。
孩子真实想法,在一次又一次的“较量”中被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