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十九章 玉米糕(2/3)
纷纷过来看热闹。
    关系近点的尚敢上前见礼,族谱上隔的太远的便只是站在路边躬身行礼。
    路过房舍,族中的妻女虽不敢出门,却都透过门缝悄悄打量刘钧。
    遇到刘钧投过来的目光,她们又登时吓得关上门。
    走了不远,一行人便到了王府的田庄。
    站在庄子东头,刘钧看见一片麦海,一眼望不到尽头。
    “河东岸,王府的田亩有三千亩,西岸有两千亩。”
    刘让负责管理田庄,自然对王府的田亩一清二楚。
    “五千亩。”刘钧啧了啧舌,大荣朝的田亩大小和当代差不多。
    一亩地是六百六十多平方,如此一看,他才是景阳城最大的地主。
    “这些都是上等的良田,别处的田亩,亩产两三石,咱们王府的田能将近四石。”刘让露出得意之色。
    刘钧点了点头,在古代靠天吃饭,没有化肥,没有农药,亩产二三百斤属于正常,不可能像现代一样动辄八百斤以上。
    所以,他说玉米亩产千斤把他们给吓了一跳。
    “等收了麦子就腾出一千二百亩地种玉米。”
    刘钧盘算了下,一亩地需要玉米种子六斤左右。
    这一袋玉米一百二十斤上下,能种二十亩地。
    一千亩地总共需要五十袋玉米,他再送来四十多袋就行了。
    剩下的二百亩地他要用来给红薯和土豆育苗。
    “是,王爷,不过这玉米该如何耕种”刘让问道。
    “你们看仔细了。”
    刘钧抓起三四粒玉米,让胡为在麦地边上刨了碗口大的坑。
    将玉米粒扔到坑底,他把土壤回填,用脚踩了几下。
    接着距离三十厘米,他又让胡为刨了坑,反复种了三次。
    “看明白了吧。”刘钧说道,比起麦子和水稻,玉米的种法十分简单。
    刘让连连点头,“浅显易懂,等回去我便传授给族人。”
    “田庄上的地都是族人在耕种吗”刘钧早就想问。
    和众族老对视一眼,刘让说道“的确如此,当年随祖上迁徙来景州的族人众多,如今遍布景州各处,有那落魄的便到庄上求助,这人数少了便罢,庄里能挤出些族田给他自立去,但后来人数多了,庄里就吃不消了,只得将王府田庄租给他们耕种。”
    “原来如此。”
    刘钧点了点头,这样就更稳妥了。
    在古代,宗族的关系十分牢固,族人一般都受到族规,族法约束。
    有时候族长的话比朝廷的命令管用。
    这样一来,他在田庄上的施为会更加隐秘。
    只要他一句话,族人便不会轻易将玉米这些事传出去。
    教了众人种玉米的事,刘钧又同刘让等族老一边闲谈,一边沿着田庄转了圈。
    回到庄里的时候,刘轩已经同家中的丫鬟将玉米糕蒸了出来,香味飘了满院。
    “王爷,玉米糕好了。”
    见刘钧回来,刘轩令丫鬟端着黄橙橙,一块块,冒着热气的玉米糕上来。
    “诸位尝尝。”刘钧拿起一块,这玉米糕趁热才好吃。
    众人早已期待多时,纷纷去拿玉米糕。
    刘让咬了口,满口生香,眼睛登时睁大了一圈。
    “嗯,这玉米糕,酥软香甜,食之不腻,真是难得的美味呀,将来等玉米长成,定能卖出大价钱。”刘让神色激动。
    其他族老纷纷点头,赞不绝口。
    年轻的族人更是狼吞虎咽,生怕少吃了一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