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绩面容严肃,颔首道“之前对于高句丽的了解还是少了一些,一直将其看作如突厥、薛延陀那样的游牧之国。然而进了高句丽国境,方才知晓其幅员之辽阔,人口之繁盛。一场大战可动用超过五十军队,天下除去吾大唐之外,怕是也只有高句丽了。”
如今的高句丽虽然多以农耕为生,但是其游牧民族的特质却并未抛弃,民风剽悍、勇猛善战,战事开启,立刻全民皆兵,老幼妇孺尽皆上阵杀敌,兼且国境之内山岭连绵、河流密布,想要将其征服,难度实在太大。
否则以大隋当之强盛,何至于三度征伐尽皆铩羽而归,徒使数十将士埋骨辽东,中原哭声一片
不轻敌,这是但凡有点军事常识的人都之道不能犯的。
然而在东征开始之前,朝野上下却甚少有人真正认识到高句丽的强盛底蕴,都乐观的认为大唐雄师天下无敌,一旦开战,便必然是摧枯拉朽龙庭,一场大胜指日可待。
也仅有房俊等寥寥数人一再强调要详细谋划,不可兵将骄纵,却被淹没在一片沸腾喧嚣的慷慨激昂之中,差一点背负一个畏战不前、夸大其词的罪名
尉迟恭一张黑脸放着油光,粗着嗓子道“高句丽的确强盛,然而此刻大军深入其境,不可使兵卒产生畏战之情绪,所以吾等在此小心谨慎的布置战略即可,对外还是要宣称大唐之强大非是高句丽可以抵御,以便稳定军心。”
李绩颔首道“正当如此。”
闭目养神的李二陛下忽然响起,房俊那厮好像曾说过一句话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诚哉斯言,大道至简。
众人围着沙盘,一会儿低头讨论战术,一会儿又抬头看看舆图,商量着如何截断敌军之来援,如何围住城池展开强攻,如何埋设炸毁城墙,如何杀入城中剿灭敌军
议论纷纷,各抒己见。
薛彻则与阿史那思摩站在角落里,并不参与商议战术之制定,两个大脑袋凑在一起嘀嘀咕咕,时不时露出萎缩的笑容,旋即又赶紧敛去,唯恐被旁人看到
李二陛下一睁眼,便见到这一幅情形,略微蹙了下眉头,旋即又舒展开来。
薛彻勇猛无俦,最擅长打硬仗,不过计谋缺乏了一些,很容易冲动误事,所以他打仗要么大胜,要么大败,缺少稳定性,对于军队的掌控更是远远不如其余当朝名将,他在军中做的那些个混帐事,李二陛下岂能不知晓
原本是想要来到安市城之后敲打他一番的,毕竟军法无情,一个将军带头祸乱军纪,必定影响军心士气。
然而现在看到薛彻一副没心没肺的模样,他又改了主意。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反过来说,从来过错的人,要么是当世圣贤,要么就是别有图谋。自己的确对薛彻甚是器重,包括阿史那思摩也给于了极大的信任,然而说到底,这两个一个是当隐太子的心腹,曾一度扬言要攻陷秦王府,让他李二的妻妾子孙给隐太子陪葬。另一个则是突厥贵族,身上流着突厥的血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平常时候这两人或许恭顺忠诚,然而一旦局势有变,他们会何去何从,就不得不让人思量一番了
尤其是薛彻这数月来担任大军之先锋,一路攻城拔寨战无不胜,这般态势继续下去,等到东征结束,自己该当如何封赏
难不成还要敕封一个国公
那是绝对不行的。
到了国公这等爵位,已经不仅仅是讲究能力和功劳,更重要的是政治面貌。比如房俊,人家根正苗红,父子两代有大功于国,更是他李二陛下最为坚定的拥护者,是他统治这个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