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岁月荏冉、光阴如梭,时至今日身躯老朽,却要以此等耻辱之形式贬斥回乡,一生功名付诸流水,甚至临行之际,居然只有一个别有心思的刘自前来相送,以往下属同僚一个不见
胸中自有千万言,然喉咙哽噎,却是有口难言。
刘自也能体会对方心底的不甘、酸楚、落魄,顿了一顿,再度给萧瑀斟酒,道“如今您归乡颐养天年,朝中唯有在下力抗军方,属实独木难支、心有余而力不足。假若他日连在下也不得不辞官隐退,这朝廷上下怕是就将成为房俊的一言堂。以武治文,必然穷兵黩武,及至国库空虚、粮秣告罄,怕是民不聊生、社稷飘摇将来吾等于九泉之下,有何颜面去见太宗皇帝唉”
仰头,一杯酒饮尽。
这番话自是藏了心思,他并未一味的提及房俊“大权在握、权倾朝野”的危害,因为现如今萧瑀已经被迫致仕告老,朝堂上到底谁说了算他未必在意。
但攸关文武之争,萧瑀却必然不能坐视不理。
说到底,萧瑀曾经是文官之首、仕林领袖,现如今朝堂之上的文官几乎各个曾在他手下任职,受过他的提拔、恩惠,只要他一日不死,就一日享受当初落下的恩情。
可如果军方当权,文官皆被压制,谁还能顾得上他这个远在江南的老上司
萧瑀虽然退了,但这么多年的人情握在手中,这才是刘自最为看重的。
毕竟论及资历,他远远不及萧瑀,若是萧瑀临行之际能够将多年掌握的人脉、人情尽皆交付于他,才能使得他得到文官集团的彻底拥护,有实力与军方斗争到底。
然而令他失望的是,萧瑀或许已经心灰意冷,对于朝堂之事在不萦怀,微微摇头,岔开话题“古往今来,明君辈出,然论及仁之一字,无过于当今陛下。”
刘自蹙眉,附和道“确实如此,谋反乃十恶之首,乃不赦之罪。然而陛下却能够网开一面,仁厚之心光耀千古,仁和之号,实至名归。”
即便最为挑剔之人,也不能否认李承乾在连续两次兵变之后所展现出来的宽厚大度、广阔胸襟,除去在兵变先后死去之人,不曾对任何一人判处斩立决之刑。
但是在刘自看来,这是“仁君”之标榜,却非是“明君”之所为。
为君之道,最基本的一条便是“赏罚分明”,有功者赏、有过者罚,若是连犯下“谋反”大罪之人都不能处以极刑,如何震慑屑小、如何以儆效尤
“仁”的另外一层意思,未必不是“软弱”
萧瑀喝了一杯酒,感受着温热的酒水穿喉入腹暖意融融,吐出一口酒气,道“老夫知道你心里对陛下之仁不以为意,事实上许多人都认为陛下是以仁在掩饰他的软然而说一句掏心窝子的话,谁会不希望有一个软一点的君主呢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与其犯下一点过错便被予以严惩,何如君上能够宽纵赦免、既往不咎呢。”
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此儒家之古训也。
其犯法,则在八议,轻重不在刑书
然则自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这一项礼法又有几个朝代奉行不悖
远的不说,就在前隋之时,隋炀帝刚愎自负、暴虐苛责,对朝廷大臣、文人学士动辄处以极刑,生死无常、斯文扫地,何曾在意什么礼法
朝堂百官战战兢兢、朝不保夕,那个时候谁不希望仁君当朝
软一些怎么了
越软越好
然而如今碰上一个仁君,却又嫌弃过于软弱,不能杀伐决断,没有明君之像
贪心不足,此之极也。
刘自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