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遇到黄忠,是荀彧在旁
如今张良在旁,自然不清楚刘辩的夸张举止。
殊不知,不怪刘辩举止夸张,只怪对方名头太响
不多时,一位身穿灰色劲装,气宇非凡之人走入帐内。
“小的见过主公,见过军师”来人凑上近前,屈膝下跪,向刘辩与张良拱手作揖。
“你就是魏延”刘辩满心欢喜,却故作不解地问。
“回主公的话,小的是魏延。”跪地之人沉声道。
是的,魏延。
历史上,蜀汉阵营除了五虎上将,魏延堪称第一猛将
魏延不仅是支撑后蜀的第一猛将三国志中没有赵云,赵云是老罗加的,同样存在很多争议,关于他被诸葛亮杀死,关于他的反叛。
魏延为人孤高,又有能力,是个有独立见解的人。
他在作战布局方面喜欢用置之死地的战略,诸葛亮是个行事非常谨慎,没有百分之百的胜算一般都不会去做。
因此,魏延的一些治国和尤其作战的策略与诸葛亮经常意见相左。
诸葛亮喜欢的是那些他能驾驭坚决贯彻他路线的将领,譬如关羽、赵云。
可在关、赵前后死去,魏延成为蜀国首屈一指的大将,晋封南郑侯。
由于魏延行事上比较特立独行,喜欢冒进有些张扬,使诸葛亮感到越来越难以驾驭魏延。
公元234年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途中病重,自知时日不多,急召见长史张仪等人,选一个能延续他路线的接班人。
杨仪自恃诸葛丞相的信任和重用,不吃魏延那一套,常与魏延硬碰硬,针尖对麦芒。
他们两个的矛盾,诸葛亮是知道的,多次想让他们冰释前嫌,无奈都无济于事。
后来诸葛亮能做的,也就只剩了不偏袒任何一方,尽量做到一碗水端平。
诸葛亮一辈子都在算计,就是没有算准杨仪心胸极其狭窄,早就有杀掉魏延之心。
如果诸葛亮对此有所察觉,就不会让杨仪传达要魏延在他死后大军撤退时断后的遗嘱,于是给了杨仪借机除掉魏延的机会。
杨仪在向其他将领传达诸葛亮遗嘱时,临时“修改”了遗嘱内容,促使魏延被杨仪的激将法激得大喊三声“谁敢杀我”,结果被马岱从背后一刀斩于马下。
因此,魏延是蜀国死的最冤枉的人,没有之一。
魏延的死,不知情的人认为是诸葛亮下令杀的,实际死在心胸狭隘的杨仪之手。
至于魏延反叛
“演义”中说魏延天生反骨,这是老罗说的,老陈的“三国志”中可没说。
演义中指出,后蜀的魏延是唯一拿得出手的先锋大将,诸葛亮唯恐死后魏延会反叛,于是设计了一出计谋,就是上面提到的。
事实上,魏延没有谋反之心,依据有以下五个方面
其一
魏延为救黄忠,杀了韩玄,以“部曲”的身份随刘备入川。
部曲相当于嫡系或亲信,于刘备而言,他的亲信是关羽、张飞。
刘备站住脚,准备做汉中王,决定派一位信得过的大将镇守汉中,北拒曹贼。
老话说得好无襄阳荆州不足以用武,无汉中巴蜀不足以存险,无关中河南不能以豫居。
可见汉中的重要之处。
当时众将以为会派张飞镇守,结果派的竟是魏延,以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
汉中的地形易守难攻,四周高山,在当时是北魏进攻蜀汉最方便快捷的唯一通道,即使是在今天入川大多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