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仁炳首次发了言,他的建议有两条。一是向南方走,南方气候湿润,民生富裕,总能找到食物和落脚地。二是要武装家里的青壮,以防路上遭到抢劫的时候,无力还击。
为了增强自己的说服力,陆仁炳拿出了自己在县城里抄录的邸报,并且画了个简易的地图。在地图上标注了,哪些地方有战乱,哪些地方有灾害。
地图上的江北地区,已经是遍地狼烟,天灾肆虐。这张地图吓住了一干最远走到县城的陆家老少。
陆仁炳的几个哥哥姐姐,再有主意,也只是粗通文字的老农而已。他前路的复杂超过了他们的生存经验的时候,他们就失去了主意。这个时候,看起来对天下形势了如指掌的小弟的意见就成了他们的救命稻草。
这个时候,他们全部记起了,自己的这位幼弟,可是有童生功名在身的读书人。果然这个天下还是读书人有见地。他们根本不清楚,童生根本算不得什么功名。
于是话语权,轻而易举的回转到了陆仁炳的书,现在在县衙里做书吏的同窗的关系,给全家人开了去南方探亲的路条。
路条这东西,带在身上,多少会作用。至少不会被官府当作流民处理。
回到宿营的小树林,陆仁炳命人去砍了十几根一丈长的木杆子,插上枪头,就成了简易的长枪。
陆仁炳将家里14岁以上40一下的男丁都抽出来组成了护卫队,总共有十五个,分成三个伍,每人一杆长枪,每个伍长配一柄刀。陆仁炳的四个哥哥都已经超过四十岁了,不用参加护卫队。不过陆仁炳也给他们配了刀,免得真有情况的时候,他们没有还手之力。
陆仁炳当仁不让的成了护卫队的队长。首先他辈份最大,其次陆仁炳自从家庭会议之后,就不再藏拙,身上的气势乍起,不怒自危,一干小辈不由自主地选择了臣服。
安排好队伍后,陆仁炳又让众人修整了一夜,然后护卫队打头,绕过县城,向着南方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