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灰树花(4/4)


    这就是信息不对称的差距啊。喜欢的当成宝,不喜欢的当祸害。

    不过,因为有了宁卫民,这件事从此变得不一样了。

    宁卫民把他走访过的几个村庄的村干部请到了县城的饭馆里,大摆宴席,直接摊牌。

    他说这种蘑菇以后他按两块一斤的鲜货收,三块一斤的干货收。

    可以通过各村的村委会长期合作,钱款在统一拉货的时候现场结清,如果愿意,饭后就跟各村立合同。

    山里人都比较朴实,一听还有这样的大好事,简直都快乐晕了。

    现在可是正下雨的时节,过去最让他们发愁的玩意现在居然能换钱了,这不成了变废为宝了嘛

    就说干货,哪个村子还凑不出几百斤干货来啊,要按这个价,那可是太合适了。

    谁都没想到,大家看不上的祸害,居然也有一天,比板栗都值钱呢。

    于是各村干部满应满许,纷纷举杯给宁卫民敬酒,像捧着财神爷一样捧着这位打市里开着汽车来的大老板。

    没人不信您宁卫民的话,这年头,汽车就是最好的证明。

    更别说还是他们见都没见过的进口高级轿车了。

    县长可才有辆吉普车坐,这比什么介绍信都管用。

    这还不算,宁卫民还跟农大的两位教授当场合计。

    他希望自己能和农大再开一个项目,他愿意出资三十万人民币,支持农大在良乡当地人工培育这种蘑菇。

    这一来,更是让这些作为旁听者的村干部把宁卫民当成了万家生佛。

    因为这事要真的干成了,就等于这些村子多了一个经济支柱,脱贫致富指日可待

    而且什么销路,运输,价格啊,他们统统都不用愁,只要好好干活就行了。

    用力气换饭吃,这是农民最喜欢干的事儿,那谁不乐意啊

    于是乎,当场就有人去打电话通报乡长去了,结果也就半个小时,乡长就赶过来了。

    搞清楚宁卫民的身份,更是把他当成了贵人。

    结果最后,宁卫民被这些质朴的本地干部联手给灌多了,他都不知道自己怎么回的京城。

    原本该是他请客的,可饭钱他可没掏,全挂在乡里的公账上了。

    而且走的时候,汽车后备箱里被几个村子的干部们塞满了土特产,光本地的优质栗子就有一大麻袋。

    小米、红枣、核桃、花生、瓜子、果脯,五花八门凑了两箱子,各种果子塞了两纸箱子。

    还有白送他的二十斤栗蘑干货。

    等到宁卫民清醒过来之后,自己看着直发愣,他这哪儿是去下乡办事啊,合着是去为婚礼进货去了。

    这些老乡也太实在了,一分钱还没见着呢,倒是先送了他这么多好东西了。

    弄得他都怪不落忍的了。

    当然,这也足以说明他要做的事情,恰恰是这些老百姓所需要的,对他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