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千三十五章 穷富反差(1/3)
    1986年的五一过后三天,共和国为了国内日益增长的工业产量,急需节约能源,便决定正式开始实行夏时制。

    于是从月4日到9月14日,华夏内地新执行的时间就要比正常时间提前一个小时了。

    并要求全国人民学习节电节水的必要,早睡早起。

    所谓夏时制,又叫经济时或日光节约时间。

    这个概念最早是1784年由美国人本杰明富兰克林提出来的。

    这个美国发明家兼政客指出,夏天天亮的得早,人们却还赖在床上十分浪费时间。

    如果把时钟往后调,这将让夜晚迟些才天黑,会有效延长人们的活动时间。

    然而此时的日本,正在发生的事却和华夏的政策背道而驰。

    日本政府反而每天都在为日益下滑的工业生产发愁,苦心积虑想尽办法希望多耗费一些能源。

    要知道,自从进入1986年,日本的实际增长率就从198年的2下调到26。

    而工矿业生产指数则干脆从198年的34变成了负增长。

    所以日本政府不但用行政手段给日本国内煤水电和汽油都降了价,还尽可能的增加政府投资公共事业项目。

    尽可能地在日本的高速公路上多增加一些路灯,在大城市的夜晚多增加一些霓虹闪烁的营业场所。

    以此来应对广场协议签订后,日元急速升值给日本出口产业和实体经济造成的“升值性萧条”。

    同样为此,日本的大型企业为了对冲本币升值的风险,也本能地加大了在海外的直接投资。

    他们挥舞着购买力越来越强的日元,不但在美国和西方诸国一掷千金进行商业并购。

    同时也为以共和国为代表的亚洲新型发展中国家低息贷款,投资建厂。

    所以说起来最有意思的事,恰恰就是中日两个国家此时呈现出的穷与富的极端对比,兴与衰的反向而行了。

    只可惜无论华夏还是日本,此时并没有人能从中看到两国国运对调的大趋势。

    也没人会提前知道,这其实就是两个国家命运转折的一道时间分界线。

    事实上,甚至就连宁卫民也不能。

    虽然他是个穿越者,天生有别人不具备的优势条件,知道未来是什么样子的。

    只可惜他的关注方向只在自己的投机生意,成天琢磨的都是怎么从经济泡沫中为自己多捞点好处,对日本的未来只记住结果就够了。

    他哪儿有心思去琢磨什么国运大势,研究这场泡沫经济的成因和过程

    说白了还是个人的局限,格局还不够。

    但不能否认的是,宁卫民却绝对是当代最幸运的一个人。

    虽然他对日本的泡沫经济只了解个大概其,重操作,轻理论,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可他所掌握的东西对于他捞钱的目的已经足够了。

    何况他还一只脚立足国内,一只脚站在东京,占尽了“吃两头”的便宜呢。

    在日后,一般人回忆其这场日本泡沫经济盛宴,因为股价地价齐飞,往往会用“双bu加持”来描述当时的那种爽感。

    可对宁卫民来说不是,这句话显然还不够。

    要知道,他还多出一个“双bu加持”的分身呢。

    在东京搞投机挣外汇,同时在京城搞实业扩大出口。

    而且还能让两地的产业在文化上形成有效互补,强强联合,那真是有四对翅膀在带他飞啊。

    要用比较恰当的话描述一下,或许“双bu的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