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九百七十九章 文艺百年(2/4)
开小酒铺的事儿吗”

    得,老爷子还挑眼了。

    当然,们心自问啊,宁卫民确实有点理亏。

    不说别的,这几天没找着“张大勺”,他也没闲着。

    像“葡萄常”的后人常玉龄,做料器的蒋三昌和邹庆山,做彷古瓷器的刘永清,做绢人的马开元,“花丝王”的传人张崇明,做宫灯的吴玉宽,木器匠人李宝善。

    这些能给他挣钱的老艺人们,他都带着礼物,封了厚厚的红包,一一看望过了。

    可满打满算,他陪着自己师父的日子却屈指可数。

    即便俩人在一起待着,除了吃饭,聊的还净是捐赠的文物,以及今后怎么从虹光阁、敦化阁买东西的事儿。

    论起孝敬,他还不如头年呢,至少那会子还陪着康术德去津门转了转。

    “在乎,在乎,当然在乎啊。您的事儿对我可比天大,无论您说什么,我都愿意听。”

    宁卫民也挺果决,赶紧认怂,外交赔笑讨好。

    可哪儿成想啊,没用。

    他这壶迷魂汤灌别人行,可想湖弄康术德可没戏。

    师父嘛,那就是师父,处处可都藏着埋伏

    只听老爷子不急不恼,不温不火,煞有介事地又甩出一句片儿汤话来。

    嘿,他当场就以其人之道还施其人之身,差点没噎宁卫民一跟头。

    “哎哟,那你愿意听怎么不早跟我说啊”

    听听,自作孽不可活啊,谁让刚才嘴欠来着

    得着这一烧鸡大窝脖儿吧

    不过这师徒俩口角归口角,只犯意气,却不伤感情。

    用京城话来说,纯粹就是逗闷子,这是老少二人闲着磨牙,以口舌争锋为乐儿啊。

    而且第二天早上九点多钟,宁卫民跟着康术德熘达着去看老爷子开的小酒铺。

    他这一趟的所见所闻可完全超出想象之外,也真称得上是开了眼了。

    旁的不说,首先这小酒铺的位置和门面就很特别,不同凡响。

    要知道,这前门大栅栏地区可不是一般的地方,好几处胡同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

    这杨梅竹斜街就是其中之一。

    这条街长四百九十六米,东起煤市街,西到延寿街。

    明代,这条街因其走向得名“斜街”。

    清代,乾隆朝的户部尚书、东阁大学士梁诗正的曾居住在此。

    民国时期,杨梅竹斜街更成了众多书局、会馆、商铺汇聚之地。

    不但世界书局、中正书局、开明书局、广益书局、环球书局、大众书局、中华印书局等七家响当当的书局都在此开设。

    该街上还是银钱业公会所在地,湖笔大师戴月轩的故居、京剧武生杨小楼故居、评剧演员新凤霞故居等等。

    文学家鲁迅、作家沉从文等,都曾在这条不起眼的街巷留下过足迹。

    当时选择做北漂的沉从文初到京城,便住在这条街的酉西会馆。

    穷困潦倒的他,冬季无火炉,睡觉时把全部能盖东西都盖在身上,写出了边城、长河、湘西散记等散文体。

    说句不过分的话,这条杨梅竹斜街可是文艺了一百多年啊。

    是货真价实的文化书香之街。

    虽然宁卫民对这些历史和典故,并不是很充分地了解到。

    可这样的一条街,无论是氛围,还是建筑物都是很有特色的。

    像宁卫民随着康术德走进来的时候,差不多已经接近十点钟,阳光刚刚好照到路面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