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四百零七章 韩四的来意(2/2)
船,他们两淮运司有多少盐运不出去,只是洋人两面三刀,这交道没那么好打。”
    “跟洋人打交道可不是一件小事。”
    “所以他不敢张扬,所以才搞得神神秘秘。仔细想想郭沛霖运气真好,外放到江苏还能遇上既熟悉又可靠的韩四,而韩四又正好是捐纳出身,找洋人雇洋船这样的事就算泄露出去,他大可置身事外,韩四也不怕身败名裂。”
    乔松年这番话要是传出去,十个人有九个人不相信。
    徐师爷却深信不疑,因为在京城呆那么久他也算见过世面的,很清楚只要是跟洋人交涉就会成为众矢之的,甚至不会有好下场。交涉交涉首先得有交情,要是跟洋人走太近,那些清流就会弹劾你“有失国体”,甚至会指责你有“二心”。
    跟洋人谈妥的事只要有一丁点不符合大清礼制,或作出少许妥协,那就是“丧权辱国”,不杀天理难容;要是跟洋人谈崩了,洋人借机生事,一样没好果子吃。
    总之,想做大清朝的官,能不跟洋人打交道就不要跟洋人打交道,不然真会千夫所指,身败名裂,甚至会遗臭万年
    正因为如此,前几任松江知府也好,江苏巡抚和两江总督也罢,对洋人全是敬而远之。吴健彰这个道台之所以做那么稳,并非他才具有多么出众,办事有多么勤勉,而是因为他那个缺虽很肥但没人羡慕,至少科举入仕的官员不去傻到去抢去争。
    想到韩四来上海居然很可能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地找洋人交涉,徐师爷忧心忡忡地说“少爷,不管怎么说也算老相识,您是不是给他提个醒”
    “韩四多精明,我们能想到的他会想不到何况人家信里说是来办粮的,这个醒让我怎么提”乔松年想了想,接着道“再就是运盐是运商的事,就算找洋人帮着运盐的消息走漏出去,他一定有办法置身事外,不然也不会搞得如此神秘。”
    “这倒是,他应该是有备而来。”
    “他究竟来上海做什么,我们就不用猜也不用管了,他在信里提到的那个儒学训导,明天秋祭时你记得帮着问问。”
    “帮那个姓任的贡生在府学找个差事”
    “这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这点面子还是要给的。”
    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