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05章 李泰同学(3/3)
去掉一个最高分,再去掉一个最低分,然后总分平均,为最终成绩。
    “这十科科目很特别啊”
    孔颍达惊呼。
    “感觉比朝廷科举的考试还要更全面些。”
    陆德明看了一遍卷子,“就是感觉内容有些简单,但出题也比较有讲究,挺适合崇贤馆这个年纪的学生们。”
    这么相比起来,人家崇贤馆的学生虽然个个才都是十岁以下,多数是六七岁的,可学的好像比国子监的要强啊。
    国子监是起码十三岁以上的学生,分为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算学、律学、书学等,各有专攻,可人家崇贤馆居然考的包括了他们所有六学,居然还要考六艺。
    哪怕这考的都是入门级的,但仅仅是经学这科里的主修四经选修五经的操作,就骚的很,远远超过他们啊。
    “听说这次崇贤馆期中考试都是秦学士的主意,了得”
    “经学之外,还另设了史学和,我觉得这个分法有些意思”孔颍达道,九经里本来就包括了三传和诗、书等,可秦琅依然还另设了史学与。
    “你看看这,中华上下三千年想不到秦琅居然还给崇贤馆的学生们编了一本华夏简史,你看过这本书吗”陆德明问。
    “没有,秦琅三字经外,又编了本书”
    孔颍达也惊讶起来,在这个时代,读书人本身就少,能称为师的大儒名士更少,而其中能真正著书立说的更是少之又少了。华夏历史传承,靠的是史家之笔代代传承。
    写的好的史书更少。
    而秦琅居然自己编了一本史书做为崇贤馆学士们学习历史的书
    虽然看介绍是本简史,跨度也大,记载了华夏三千年历史,但没点本事敢写
    两人马上去找秦琅。
    “中华上下三千年”秦琅听完他们的来意,“你说这个啊,这是我之前给学生们编的史学辅导课本,其实就是一本华夏简史,是通俗版本,以便适应崇贤馆的少儿学生们了解我华夏历史。
    这样的书当然比不得史记啊左传啊这种辉煌史书。
    “快拿来看看。”
    秦琅找来一本递给孔颍达,这还是手抄本,第一篇是盘古开天辟地,与其说是历史书,倒不如是本历史小故事书,把华夏重大的历史人物、事件,写成精简通俗的小故事,每个篇幅不长,但按照华夏文明的进程娓娓讲来,做为给小学生们的书当然是挺适合的。
    盘古开天辟地、黄帝大战蚩尤,神农尝百草、大禹治水后面有武王伐纣,也有烽火戏诸侯,有齐恒公九合诸侯,也有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有屈原沉江,有荆柯刺秦王,有鸿门宴,有楚汉相争,有刘秀再造汉室,有三国隆中对、火烧赤壁、诸葛七擒孟获,有匈奴人称汉帝,有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有陈后主亡国,有隋炀帝游江都,有隋朝三征高句丽,也有大唐平天下
    一章一个小故事,很特别,很通俗,很适合做为历史启蒙课本,比起春秋左传史记这些史书,无疑这些书更容易让孩子们接受。
    “三郎,不知这本中华上下三千年,可否借给我国子监抄写珍藏,并让国子监生学习”
    “当然可以,书写出来就是给人看的嘛。”秦琅倒是很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