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百四十八章 打捞完毕(2/4)
写随意,不拘字体。
    寄托款最早出现在明武宗正德年间,仿造明成化瓷,此后寄托款日益增多。
    明代寄托款以熹宗天启年间为最,大多为寄托宣德款。
    康熙更是认为,瓷器上写了款,如果打碎了不吉利,由此康熙朝早期瓷器很少写款。
    但康熙官、民窑瓷器大量寄托大明宣德、大明成化、大明嘉靖等年号款识。从光绪至民国时期,青花、五彩、斗彩等瓷类仿康熙款最为普遍,仿款种类较多,但从字体的题写、款识的颜色上与真品都有差异。道光及以后各朝,也仿造雍正款识。
    鉴定瓷器,哪怕是这样确定不是赝品的海捞瓷,也都是需要仔细辨别。然后,也要和同时代出土的标准纪年瓷器相比较,才能得出最准确的结论。
    平心而论,这些“成化”款的瓷器,和真正的“成化”瓷器,还是有很大差异的。
    然后,除了“成化”款外,书“大明嘉靖年制”款有89件。
    “大明万历年制”的有368件。
    “大明宣德年制”的数量最少,只有8件。
    夏宇也是完全不敢相信这样落款的瓷器,是真的宣德年制作的。
    而据他的考证,这船瓷器的烧造年代,也并非是万历年间,而是时间更后面的天启年间。
    如此一来,这艘沉船的价值更是大打折扣。
    倘若船上的瓷器真是明朝成化年间烧造的,放市场上,价格起码比这样的天启年间稍烧造的寄托款翻上几倍不止。
    成化年间的瓷器品质都相当不错,而最为大家所熟知的,莫过于拍出过将近三亿人民币的成化斗彩鸡缸杯了。
    后面也很多人想要仿制斗彩鸡缸杯,但都达不到成化斗彩原有的高度。
    在这艘沉船上,夏宇根本就没有发现斗彩的存在。
    “成化款”的瓷器,全都是青花瓷。
    可不管怎样,生活还得继续。
    夏宇也要把整艘沉船打捞完毕,即便经济价值不高,但历史社会和文物价值,还是相当高的。可以从沉船,还原当时历史社会的很多情况。
    后面的打捞有些索然无味,但他却已经调整好心态,不可能每次运气都那么好。
    他这其实已经算是相当不错的了,至少,沉船上还有很多的文物。
    有的沉船上,文物很少甚至根本就没有什么好东西。
    九月十八号这天的中午时分,夏宇把这整艘明代沉船,包括沉船本身,都统统收进空间。
    完成了对沉船的全部打捞作业。
    后续工作在什么地方展开都行,夏宇也就没打算在安南国久呆。
    机票他都已经定好,是傍晚飞港城的航班。
    来安南呆了两个来星期,他有些归心似箭,也没了在附近海域继续搜寻的心思,留待以后吧
    退房离岛,直接去现港机场。
    夏宇的随身行李还是一如既往的简单,就背着一个大旅行背包,里面装着他换洗的衣物等东西,基本是做做样子就好的。
    过安检海关完全不是问题,无人机什么的,也都被他收进了空间里,他才不想自己找事情。
    他这回程的信息,也有跟国内亲友们沟通。
    夏雪她们才放完中秋假,上没几天课。
    旅途中,夏宇也完全没有和其旅客沟通交流的想法,自己戴着耳机,闭目养神,做自己的事情。
    他主要是清点这次来安南的收获,最有价值的,无疑就是这首明朝天启年间的沉船了。
    一共打捞起了将近两万件的瓷器,但其中完整的不超过九千件。
    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