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周正再次沉吟起来,半晌笑道“这些成语我知道几个,不过不知道是出自他的作品,你好像挺喜欢他”
“喜欢谈不上,只是觉得有意思,想想世界上有这么多人活过,真正留下名字跟作品的人又有几个”
周正颔首“确实这些人是很厉害。”
“厉害也只是相对某个领域而言,没有绝对的,你看”
李一鸣笑笑“他也是只写写文章,而且寓言这种东西,也算是比较片面,很多是表达作者对社会和人性的思考,生产方面他也不太懂,假想如果这些人能多把全部精力投入到生产研究,咱们国家现在得什么样你说呢”
“唉”
周正哪说得上来,春秋战国时代的人要是突然爆智商后,整个历史都得大改。
怎么改
就跟李一鸣前面说的,历史已经过去,未来还是空白,有无数变数。
说起来这段时间他经常分析过往,把很多事都重新梳理,以前看不懂的都变得清晰起来。
甚至他都想自己死前得整理一下自己在思想方法的认识,原先自己就是个老兵炮子,打过的战,干过的事,都拿出来在新理论下晒一晒。
带兵这些年,他从小兵成长为一区之长,最多时带过十多万的部队。
安排任务往往很难真正如臂使指,最顺利的其实就是渡江之后,势如破竹,变成先到先打,战利品怎么分配,各级指战员在这方面又是如何争抢任务这些原本好像是正常的事,现在可以成为资源论里头军事部分的案例。
可是真提笔,好像又感觉写不出来,等李一鸣新文字的事一出,他也就顺便放下,还是先从学字开始吧。
不然写出来也是个笑话
不过随着李一鸣把这种大数据的东西引进国家知识系统,他这样的老同志真的可以轻松很多,能背书的人再厉害,还比得上这个
“那他们为什么不那个”
“这个嘛,我就不知道了,按说思想家的后代怎么也得有点出息,结果好奇怪,有出息的人并不太多”
李一鸣看眼周正“对不对”
“你放心,这边犯事的不管谁家孩子,我都当不认识”周正笑道。
“没必要当不认识,不夹私情就可以了,你要这么想,不肖子孙实际上是仇人投胎来害你的。”
周正失笑,他又没孩子“你这观点恐怕被人说迷信啊”
“迷不迷信,又不是说不存在就没有的,这是客观实际,要利用起来。”
“这个也要利用好,我知道了”周正啧了声。
见周正明白自己的意思,李一鸣微微颔首“有些历史,我说的是古代,很多是存疑的,这个回头组织大家来讨论,这不但是很好的论题,而且可以讨论得很欢乐。”
“欢乐”
周正从来不觉得讨论历史是欢乐的,向来都是严肃得不行,一万个慎言都不足以形容。
李一鸣脑子里的那些小说是放在网络上给人看的,别人都可以发评论,他现在又弄出了笔记书,根本就是让人把讨论展开到段落章节之间。
在发现了佛佑钱后,周正想到了他二十多年前看到过的一些主席文章。
作为开国领袖,主席点评过史上的很多帝王,老粗帝王能做事,知识分子帝王没出息。
他对赵光义的评价出奇的低,认为“此人不知兵,非契丹敌手尔后屡败,契丹均以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办法,宋人终不省”
宋史太宗本纪里对赵光义的评价颇高,这〈宋史〉是元朝的宰相脱脱编的,这人是这么夸宋太宗“帝沉谋英断,慨然有削平天下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