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问题是,他们最想要的,就是实惠呀。
齐晟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难得地沉默了。
前些日子,他通过淑妃,和玫妃与湘嫔书信联络商讨了一下,是关于“如何提升女子地位”的。
不是他圣父,见不得人可怜。
实在是他觉得,这种两性地位绝对的不平等,会平生许多事端
好吧,不说的那么冠冕堂皇,说点现实的。
他将来肯定要结婚的,结婚之后得要孩子吧
就算是在科技发达的后世,生男生女这回事,也是全凭天意的,人力绝对没法解决。
只要一想到他将来他有了女儿,哪怕有郡主的爵位,还是得把自己的终身托付在一个不知道可靠不可靠的男人身上,他就憋屈得慌。
玫妃显然很兴奋,在信上直白地回了他一句“等你成了天子,你女儿就是公主了,谁敢怠慢公主”
齐晟只看了一眼就烧了,烧成灰之后又拿茶水冲了一下,保证不留下任何痕迹。
相比之下,湘嫔的建议就诚恳多了,也现实多了。
湘嫔给了他四个字上行下效。
齐晟深以为然。
就像他推广蹴鞠一样,一开始并没有什么成效。
先是有了大皇子的加盟,让蹴鞠真正走入了上流社会;又有天子的背书,他的蹴鞠联赛才能顺利施行。
他努力了那么多,竟然比不上天子随随便便的一句话。
可见,这个时代的人,天生就对上位者有一种敬畏。
所以,改变女子的地位,还要从上层社会开始。
这个时候,齐晟那连齐覃都觉得好用的脑子立刻就给出了一个可行的方案忽悠耳根子软的太子。
但很快,他又自己否决了。
太子耳根子软,好忽悠,不止他一个人知道。
而他要做的事,却是要触动大多数人的利益。
他只有一个人,一张嘴,将来要坏他事的人却比比皆是。
以讹传讹,三人成虎,都是自古流传的故事。
你看,连史书中纯朴忠厚,重义轻生的古人都知道一张嘴怼不过许多嘴,要是这些人轮流去忽悠太子,太子会听谁的
太子那样寡于决断的人,会下意识地去听人多的一方的。
到时候,纵然因太子宽厚,不会把他怎么样,他的一番心血也会化为乌有。
更有甚者,那些以压迫女子来显示自己的才干的人,在发现被他们压迫的女子还有喘息之机的时候,还会变本加厉地压迫她们。
为什么从宋朝起,女子的地位一下子就降得更低了
还不是因为唐朝出了个武则天
所以,忽悠太子这条路,是注定走不通的。
有那么一瞬间,齐晟心底冒出了一个可怕的想法把太子拉下来,换一个心智坚定的人上去。
但是,把自己的几个兄弟扒拉了一遍之后,他也生出了和齐覃一样的忧虑。
大晋药丸呀
太后不理朝事,所以很多都不懂,被天子三言两语就糊弄住了。
但齐晟却不是太后。
且不说他这些年的耳濡目染,就是跟着于先生读了那么多史书,他也知道,外戚专权什么的,那是坐在皇位上之后才需要考虑的问题。
在太子还只是太子的时候,母族和妻族的强盛,绝对是利大于弊的。
虽然后世的那些电视小说上,动不动就有人想要谋反。
其实,真正生活了这个时代之后,齐晟才明白谋反这种事,不但风险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