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内忧外患,利奥波德二世不得不组建多国参与的调查团前往刚果自由邦,现在调查团还在刚果自由邦进行调查,要得出结论估计还需要一段时间。
如果利奥波德二世在这段时间内操作得当,只要把联合调查团搞定,那么说不定还能逃过一劫。
可惜的是,五月中,英国和法国的报纸上再次出现了一批文章,这一次不仅仅有文字,而且还有照片,照片中被砍掉手的刚果人还要被迫劳动,有张照片里,一个明显还没有成年的孩子甚至还微笑着抬起断手向镜头打招呼。
天知道这张照片触动了多少人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短短几天内,针对利奥波德二世的谴责变得铺天盖地,这一次不仅仅是报纸,教会、政府、民间团体,公共组织,无数人纷纷站出来要求结束利奥波德二世在刚果自由邦的残暴统治,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甚至爆发了反对利奥波德二世的游行。
面对汹涌的舆情,利奥波德二世终于感到恐惧,如果再不给国民一个交代,那么别说刚果自由邦,利奥波德二世能不能保住王位都说不定。
所以现在利奥波德二世真的顾不上刚果自由邦,怎么样保住自己的王位才是正经。
利奥波德二世都不着急,罗克自然就更不着急,不过是击沉了几艘渔船而已,这种事在全世界每天都会发生,安东和马丁还是挺克制的,没有伤害比利时人,即便利奥波德二世追究,也就是赔点钱的事,但是造成的客观后果却很严重。
没了船,殖民者和刚果人就不能捕鱼,然后对姆韦鲁湖的执念就会慢慢开始淡化,等到殖民者意识到姆韦鲁湖无法为他们利益时,殖民者就会离开,然后尼亚萨兰就能顺理成章的占据整个姆韦鲁湖。
至于柏林会议,谁又会在乎呢,“两c计划”就是在柏林会议之后出台的,德国的“条顿非洲计划”也是在柏林会议之后出台的,法国的“两s计划”同样是柏林会议之后出台的。
所有的大国都野心勃勃,根本无视柏林会议最后签订的总决议书,也就葡萄牙、比利时这些国家抱着总决议书不放,因为他们很清楚,一旦大国撕毁总决议书,那么他们在海外的殖民地就会飞灰湮灭。
所以说,罗克这么折腾刚果自由邦,英、法、德都没有表示出明确的反对意见。
尼亚萨兰现在是英国领土,尼亚萨兰的扩张,也就等于是英国的扩张,所以英国没有反对的理由。
德国人也不反对,泰拉拉人的酋长还在坦葛尼喀境内呢,德国就差没有明确态度支持泰拉拉人反抗比利时人了,根本没有立场在这件事上发表意见。
法国更不会反对,柏林会议的总决议书中核心的一条是第36条款,这一条款的内容是1884年之后列强在非洲沿岸占领土地或建立保护国时,必须通知其他在本协议书上签字的各国,以便这些国家在必要时提出自己的要求。
这一条款充分表明,一旦比利时失去对刚果自由邦的控制权,那么到时候不费一枪一弹的法国也能分一杯羹。
欧洲国家之间的关系,就是这么红果果的弱肉强食。
五月底,比利时议会通过由国家接管刚果自由邦的法案。
在法案通过之前,利奥波德二世将刚果自由邦境内的所有土地都租给他拥有股份的五家私人公司,比利时政府惊讶的发现,虽然刚果自由邦结束了利奥波德二世的统治,但是比利时政府只得到了一个空壳子,除了能在刚果自由邦升起比利时国旗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