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有福,“啥文大夫从前是御医”
安康一脸问号,“御医是做啥的也是大夫吗”
安平将手放在唇上,做了个噤声的动作,“小声点儿,这事儿很多人可不知道,御医就是从前在皇宫里给皇上和娘娘们看病的。”
安有福哎呦一声,“没想到,那文大夫竟是这样的来历。”
安康依旧是一脸问号,“既然是在宫里给皇上和娘娘们看病的,为啥会来到咱们青河镇啊。”
安有福也回过神来,猜测道,“莫不是他在皇宫里得罪了什么人,混不下去了才到咱们青河镇来的”
安有福是想着,放着皇宫里的荣华富贵不要,到青河镇这么小的地方来,这里头一定有事儿。
直到安平点了头,安有福和安康俩才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
安小鱼解释道,“我师傅为人正直,是遭人陷害,才沦落至此的,你们可别想歪了。”
安平点点头,附和道,“还有,这事儿可千万别传出去,我想文大夫不会愿意让人知道这事儿。”
安有福和安康对视一眼,纷纷点头赞同。
安有福只要医术好,能治好我闺女的眼睛,那就是我们家的恩人。
安康管他是啥来历,只要能治好小妹的眼睛,那就是恩人。
晌午的时候,铺子里的豆腐已经清空了。
吃过中午饭,一家人齐齐收拾打扫,很快就搞定了。
安有福和朱氏难得去镇上走走,顺便采买一些东西。
安平,安康和安小鱼兄妹三人商量明日请文大夫吃饭的菜单。
几人有说有笑的,一会儿讨论菜单,一会儿又听安平和安康斗嘴。
安小鱼在旁边咯咯直笑,场面很是温馨。
愉快的日子总是很容易过去,一家人的晚饭很简单,一人一碗扯烩面。
跟从前一样,唯有安小鱼的碗里浮着一块儿白黄相间的煎鸡蛋。
次日一早,安平和安康去市场买菜,安有福和朱氏在铺子里忙活。
整整十架豆腐,早早的就清空了。
朱氏和安康在厨屋忙活,安康主厨,朱氏打下手。
安有福和安平负责这里收拾收拾,那里整理整理。
而安小鱼则负责晒太阳补钙,顺便吃点儿零嘴。
早早的,朱氏就差安平去对面的药堂打了招呼,让文大夫早些忙完了,过来吃饭。
文大夫也是腿长,这锅里的鱼刚炖上,他就迈腿进了铺子。
安小鱼听到动静,忙招呼人进去,“师傅,您可来了,快请进,里边儿坐。”
安平见了文大夫,先是热情的打了招呼,又从屋里搬了凳子。
紧接着,又去屋里倒了茶,递给文大夫。
接下来,便是安有福和文大夫的闲聊时间。
安有福很是仔细的将文大夫从头到脚的打量了一番,尤其与人说话表情还严肃的很。
文大夫知道这人是安小鱼的爹,倒也很是客气的回应着。
起初,文大夫还以为安父是个不大好接触的性子。
可稍微多聊几句,他便能看出来,安父不过是性子淳朴,不大善于言谈罢了。
两个长辈级别的人物东聊聊,西聊聊,加之安小鱼时不时的插句嘴,气氛倒也很融洽。
按理说哦,长辈说话,安小鱼这种小孩儿是不该插嘴的。
毕竟,这样会显得没有礼貌。
可是,安小鱼担心爹和师傅两个向来少言的人,能把天聊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