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04章 六十年代香港农民(9)(2/3)
1973年,注定是个多灾多难的年代。
    “姐姐,姐姐,你快来看新闻,李小龙去逝了。”
    嗯太突然了,前几天,电视台刚访问过他。
    “姐姐,怎么可能,他是练武的,身体那么棒。才30多岁”
    2个弟弟都伤心地掉下眼泪。
    电视新闻、报纸都是报道李小龙的新闻。
    李小龙功夫片里英雄形象,已经成为香港人的精神领袖,各方吊唁活动络绎不绝。
    股灾,屏幕英雄英年早逝,悲惨的愁雾笼罩着香港城。
    等杨云暑假过完,刚回到学校,全球石油危机爆发了。
    香港那边,通货膨胀,物价飞涨。工人一月2000块工资,房租就要用去三分之一。
    万幸啊,小冯判断正确,小冯入股的英国洋行缩减了业务,货舱里也囤积了燃油,成功地避免了一场危机。
    四大英资洋行和华资四大家族,都在加紧吞并未上市的港资企业,目的就是这些企业拥有的未开发地皮。
    小冯是常驻香港,一周和杨云通一次电话,闲聊,重要的话都是当面讲。
    小冯不喜欢住高楼,开始物色婚房了。
    能源危机让小冯的新能源事业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这也深深刺激了杨云。
    很多事情,因为男女之别,因为国籍,因为时代,小冯能做的事情,换成杨云自己,绝无成功的可能。
    究其原因,还是自己身后的国家,实力太弱了呗
    小冯把电器设备厂、照明灯具厂,香港和英国两地都有工厂,只是产品档次不一样。
    造纸厂,因为原材料取材方便,他还是放在了英国。
    小冯的事业做得顺风顺水,顺便,把杨云研制的家庭常用卫生用品,引进了英国洋行的连锁药店。
    杨云连茶饮料都研制,华夏就是产茶大国,香港的茶文化一直坚持传统,创新也需要。
    “姐姐,这冰红茶也太好喝了,你这脑袋怎么想出来的。”
    “还有冰绿茶几种口味,请你们同学一起喝,调查表填一下。”
    “嗯,放心吧,交给我。”
    “姐姐,这珍珠凝胶也太神了,小痘痘一抹就消。姐姐,你们学医学化学的,尽带来惊喜。”
    2个弟弟,大弟数学特别好,个性又稳重,大学准备学工商管理。小弟绘画好,动手能力强,大学准备学设计。
    香港因为73年的股灾和石油危机,到了75年,还没恢复过来。
    此时,越战已经结束。香港也不像以往杨云经历的世界,收留那么多越南难民。
    哪个国家造成的,哪个国家解决。去美国淘金的难民太多了。
    小冯终于等来了杨云拿到硕士学位了。
    这一年,杨云年满20周岁。嗯,两人终于得到家长首肯,先订婚。
    “云云,这是我叔叔安排给我们的管家,你要请一个助理,我来安排吧”
    “好。”
    “冯冯,你看没看最近的香港报纸,这四大富豪经常错开来聚会,肯定有大行动。”
    “那还用说,肯定想阻击我们英资洋行。我们英资洋行肯定有弱点,不是无懈可击的。”
    “汇丰银行高管很欣赏他们,谈笑风生的。”
    “有利益才谈得拢。”
    香港的事情,杨云关注得太少,实在记不得还要发生什么大事。
    不过,香港廉政公署的建立,深得香港市民人心。
    “云云,你少皱眉头,你才多大,过2年,等我们正式结婚就要孩子吧,我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