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为,那文章他也看了,看完后大呼过瘾,还对友人评价道“短短一千字,短小精悍视角多而不杂,竟有看白话小说的视感。”虽写的是风流韵事,但文章质量一点也不差,再加上“秋风”这个笔名本就小有名气,买账的人不少。
袁瑞秋写的那篇文章没有投给绣像报,而投给了其他报纸,不但让别的报纸短期走俏了几天,还硬生生造成了一场舆论小风波。不少人都说“秋风”要跳槽了,不打算在绣像报连载了,要去其他报社。
这种言论一出,立即给绣像报编辑部造成了不小的危机感他们想提高稿酬,用心留住这颗小摇钱树。省得后期人跑了,报社得不偿失。
因为不放心,姜编辑还道“秋先生以后若还有类似的文章,请务必首选绣像,稿酬方面一切好说”可惜袁先生家住谢公馆,他们却不能隔三差五打电话,嘘寒问暖联络感情,这才是最让他叹息的地方。
看在钱的份上,袁瑞秋自然狂点头,快乐地离去。
等他回到了谢公馆,门人看到他眼前一亮,跟看到大冬天里的烤红薯似的,态度贼热乎“瑞秋你回来啦,七少爷到处找你呢。”
没等瑞秋回以招呼,他又兴冲冲地离开了,有了袁瑞秋回来的消息,他迫不及待想去找七少爷领赏。
袁瑞秋摇摇头,正好他走路走累了,便在大门的石阶上坐了一下。
这时候,他注意到路边停靠着一辆锃亮的黑色轿车,车牌号不是本地的。一个烫着精致小卷发,穿着漂亮洋装的少女,从车上走了下来。那姑娘满脸娇气,拿出帕子捂嘴,后车厢放着好几个箱子的行李。
好巧不巧,两人的眼神对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