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当时的陆鸣还是一个演员,他听从冯俊英的安排,在不同的灯光条件下表演,导演和摄影师商量敲定最后选哪个镜头。
时隔六年再见,陆鸣已经转变了身份,成了新锐导演,现在两个人的工作需要更加紧密的配合关系。
陆鸣对冯俊英这个人的脾气心里还是有数的,他这个人颇有些傲气,也比较清高,在拍摄电影的过程中,经常有自己的坚持,当时拍过江南的时候,导演张铎和冯俊英两个人就经常为了一个镜头的表现形式到底是怎样的而起争执。
导演与摄影师争执是很常见的事,哪怕是再合拍的老搭档,也会有意见相左的时候。电影拍摄是很高强度的工作,在片场长时间连续工作,每个人的神经都绷得很紧,如果针对一个场景的拍摄,导演和摄影师的意见难以调和,拍摄工作就陷入停滞,非得等两个人争出一个结果,才能进行下去。但通常矛盾也不会存在太久,因为电影拍摄现场的所有工作人员都有着同样的愿景把电影拍好,向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就不存在什么不可调和的矛盾。
正式拍摄前,陆鸣就先约冯俊英出来,一起去喝杯咖啡,聊一聊关于海之子拍摄的基本想法。
等到了两人约好的咖啡厅门口,陆鸣才突然接到冯俊英的电话,“陆鸣啊,我在这个咖啡店斜对面那个公园,你过来吧,我不想待在那个灯光晦暗的咖啡厅里聊一些阴沉的话题了,我们出来晒晒太阳。”
冯俊英现年46岁,早已成家立业,他不同于一般人想象中的中年男性,已经被生活磨平了棱角,学会了循规蹈矩、按规矩办事。冯俊英很幸运,他一直沉浸在自己的电影世界里,每天念叨着“电影是关于光影的艺术”,经常有一些奇思妙想,周围的人也都会配合他。
就像此刻,陆鸣接到电话,也没有半点怨言,看了看手机上冯俊英发来的位置共享,他所谓的斜对面的公园离这家咖啡店有3公里的距离,陆鸣骑了辆共享单车赶了过去。
陆鸣赶到的时候,冯俊英正站在公园入口不远处的一个广场上,看附近社区的老年大学文艺汇演,台上有一个看上去年龄70朝上的老爷爷在吹萨克斯风。下一个闪亮登场的是一个国标舞团,就在老爷爷一曲奏毕,冯俊英在台下高声叫好的时候,陆鸣出手把他从围观的人群里捞了出来,把人带走了。
冯俊英比陆鸣大了快二十岁,陆鸣和他的相处倒像是平辈朋友。陆鸣当时拍完过江南会萌生出当一个导演的想法,多少也和在剧组遇到了冯俊英这么个人有点关系。陆鸣确实被冯俊英那种沉浸在自己的光影世界里的艺术人生态度打动了,开始重新审视电影艺术。
今天陆鸣来找冯俊英,主要是想和他聊一下电影风格的问题。
陆鸣原本是决定自己担任海之子的摄影指导的,但他把几个圈内有名气的摄影师名字在脑子里过了一遍,直觉告诉他和冯俊英合作可能会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一直到现在,电影后期制作如此发达,冯俊英也还是拒绝通过后期数码技术来对画面颜色进行修正,他特别重视镜头细节的把控,经常有一些即兴发挥,他的镜头里,经常会出现一些大胆的色彩尝试和充满想象力的构图表达。陆鸣觉得冯俊英的这种艺术风格,非常契合海之子的拍摄要求。
陆鸣顺从冯俊英的意思,和他一起在公园里暴露在冬天难得一见的阳光下,漫无目的地闲逛。
陆鸣并不是一个擅长寒暄的人,他总是试图直接切入话题中心,“你看过我之前发给你的电影资料和创作理念了吧你有什么想法吗”
冯俊英没有接他的话,这是陆鸣意料中的结果,“小陆啊,不要一见面就聊这么无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