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8章 两封信(2/3)
。”姜幼筠说道。
    章致拙想了想,那倒也是,不能总是把人往坏处想,没准人家日子过得红火呢。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眨眼间已是章致拙来越州的第三个年头了。
    春寒料峭,南方的春天格外湿冷,穿了厚厚的袄儿都抵不住这寒气。
    姜幼筠穿着大红遍地葫芦样鸾凤穿花罗袍,青素绫披袄,沙绿绸裙,双手揣在绣着并蒂莲的袖揣里,吩咐丫鬟半夏把银丝碳烧旺些。
    阿绝已历练出来了,再做小小的丫鬟实在大材小用,姜幼筠便让她主管外头的四间铺面,京城的往来生意也都由她经手。
    身边没了大丫鬟,阿绝便替姜幼筠新了一名丫鬟半夏,顶替她原先的位子。
    姜幼筠最近感觉身子颇为不适,心情也起伏不定,丁点小事便能激起她的火气,章致拙已被她冷嘲暗讽好几回了。
    姜幼筠眉头皱着,想出门走走,结果刚一出门外头便开始下起丝丝小雨,细如牛毛,白茫茫一片。
    刚平静下来的心又冒起火来,姜幼筠秀眉紧皱,眼风瞥见一旁开着的还是柔嫩花苞的栀子花,说道“今日让后厨烧一道炸栀子。”
    半夏点头应下。
    没了出门的兴致,姜幼筠又回了屋子,脱下披风,随意捡起一本话本看着。
    夜晚,章致拙从衙门回了家。
    三年过去,他的治理政策已初有成效。越州不说焕然一新,也是日有进益。
    稻田养鱼的种养结合模式已被大多数百姓接受,地里能赚钱的营生又多了一样。市面上供给的鱼多了,价格便贱了,都不用章致拙出手调控,立刻有聪明人收了鱼,或二次加工,或晒成鱼干,或干脆紧急运鲜鱼到别处去,一点不吃亏。
    百姓手里的余钱多了,便乐意投资后代。章致拙建了几所学校,以供孩子上学。实行大班化规模教学管理,采取考试上升制度,考得好的顺利升入高一级,可攻科举;若是天赋差些的,或者毅力不够的,学了字,能辩句读,也能谋个管事、掌柜之类的好差事。
    越州的黄酒和丝绸纺织也被章致拙打出了名声。写信请顾彦汝和他的好友为此写了整整一册的诗,诗集印出后,他又带着四处分发。官府里的官员,每人一册;簪缨之家前来拜访,给一本宣传;去往府城述职禀告,顺带发一发;又寄了一箱到京城,请在京城的好友宣传宣传。
    更绝的是,章致拙毫不要脸,连在给官家的奏折里还写了这事,顺带寄了黄酒和丝绸制品回京。
    官家碍于章致拙奏折里的热情推荐,只随口回了句好。他便在外头大肆宣扬,官家喝了都说好
    这么一番折腾,越州的这两样还真声名鹊起。有了需求,价格就会高,价格高了,便会有更多劳动力涌入。
    越州的人家几户家家都酿了几缸黄酒;至于丝绸纺织,更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原先力气较小、干农活不占优势的女子都纷纷去做纺线织布的活儿。人人都有事做,人人都有盼头,整个州便洋溢着一股努力活着、蓬勃向上的生机。
    其中女子有了经济收入就会硬气,不再忍受,章致拙已受理了好几起夫妻、父女、母女之间的纠纷,不限于和离、遗产继承等。但是这其实算好事,妇女独立能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更好地发挥她作为自然人的价值,只不过在古代的父权统治下很难实现就是了。
    不过不怕,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欣喜,慢慢来嘛。
    章致拙心情颇好,胡乱哼着小曲回到家。
    刚进了家门,蒙头扔来一柄团扇。章致拙手疾眼快,立马抬手接过。
    “这是咋了,谁惹你气着了”章致拙看着气呼呼坐在椅子上的姜幼筠,不明所以地问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