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25章 第九章(1/2)
    福康安是经略大学士、一等忠勇公傅恒的第三子,孝贤皇后的侄子。因为是富察家族的子孙,乾隆在他身上看到了早殇的端慧太子永琏和悼敏皇子永琮的影子,便把他接入宫中亲自教养,待之如同亲子。
    噶鲁玳幼年时因为无聊,就跟乾隆请了旨,六岁之后和皇子们一样进尚书房读书。
    福康安也因为乾隆特赦可以在尚书房读书,所以两人自幼便相识,也算是青梅竹马一起长大。
    虽说如此,但二人幼年时期其实并没有什么交集。
    噶鲁玳去尚书房一是为了打发时间,也有一部分原因是不放心永璂和永璟,但她又不想“自虐”,所以每日寅时的早读她一般不去,等到卯时开课才过去。
    而且她在尚书房一般也只关注永璂、永璟二人,对其他人不怎么上心。福康安虽然也和永璂、永璟关系比较好,但他们基本都是午时下学之后才在一处。
    噶鲁玳和福康安真正熟识起来还是在乾隆二十八年,跟随乾隆一起第三次南巡的时候。
    皇后年轻时曾是“满洲第一美人”,当初立她为后,乾隆也称其“非以爱选色升”。
    噶鲁玳身为皇后的女儿,小小年纪便已出落的亭亭玉立,明艳动人,假以时日,定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往日在尚书房时还不显,毕竟她在尚书房一向低调。如今出宫,身边还有另外两个格格,噶鲁玳的贵气与威仪,那种沁入骨子里的强大自信很容易就让她于人群中超脱出来。
    就连那般打动人心的容貌,在噶鲁玳沁入骨子的骄傲面前,都沦为了陪衬。
    也是此时此刻,明媚张扬、骄傲自信的噶鲁玳便蓦然入了福康安的心,成了他心中特殊的存在,而他却不自知。
    清朝的皇家和贵族男子一般十二三岁就给安排宫女或者丫鬟教导人事,认识六七年,熟悉以后也已两三年了,福康安了解噶鲁玳,以她的骄傲和宁缺毋滥的性子,若想赢得她的心,那他们二人之间就绝对不能有第三人的存在。
    为此,福康安拒绝了他额娘安排给他的通房丫鬟。
    清朝的公主一般都会嫁到蒙古,除非特别受宠的才会留在京师。
    为了能常见到和照顾到皇后和永璂、永璟,这十几年噶鲁玳牢牢握着乾隆的宠爱,毕竟以古代的交通状况和消息滞后性,万一她嫁到蒙古后,他们三人出了什么事,那她真是鞭长莫及了。
    这么想,福康安算是最合适的附额人选了。一不是盲婚哑嫁,二福康安对她有感情基础,三福康安也是非常抢手的青年才俊。
    乾隆三十二年正月,乾隆为噶鲁玳和福康安赐婚。之后,福康安承袭云骑尉,授三等侍卫,命在乾清门行走。
    乾隆三十三年正月,噶鲁玳封固伦和荣公主,以固伦和荣公主,六月下嫁傅恒第三子福康安。福康安授为固伦额驸。
    皇后心疼女儿,成亲之前问噶鲁玳试婚格格一事要不要给她取消。嘎鲁玳也很恶心这项制度,不过她还是把这个选择权交给了福康安。
    噶鲁玳听说了福康安之前拒绝他额娘给他的通房丫鬟的事,如果这次他能拒绝乾隆给他的试婚格格,她就暂时相信他的真心。
    所幸,福康安没有让她失望。
    人生有四喜,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洞房花烛夜,福康安掀开噶鲁玳的盖头,才真的理解曹植的洛神赋“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真的确有其人。
    噶鲁玳本就姿容绝世,今日大婚又着盛妆,而且灯下观美人,又添三分柔媚,福康安一见到就被惊艳到了。
    婚后的日子与婚前基本没什么大的区别,福康安婚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