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公主起初没听明白,但她回府后把计划书给四驸马看了一下,被四驸马狂吹彩虹屁,说她仁慈善良,四公主被吹捧的很高兴,小手一挥表示这点小钱不算什么,她出得起,便传话给宋希音表示自己也要参与。
至于二公主,决定不和昭阳作对后,她整个人都萎靡了,又不喜欢二驸马,整日浑浑噩噩的不知该做什么,见这慈幼院还能刷一刷名声,便也加入进来。
几人又聚了几次,商量好细节。
半个月后,长安城西便开了间慈幼院,专门收留孤贫的儿童。
事情传扬开后,皇室的名声又上一层楼,尤其是几位公主的名声被狠狠地洗白了。御史言官得知此事,也专门上折子赞扬以永河大公主为首的几位公主有仁爱之心,还引经据典,提出孔孟之道、天下为公,建议皇上将永河大公主主办的慈幼院设为典范,由朝廷出资在大唐的每一州府建立慈幼院,收留孤贫儿童,以显示朝廷的慈悲和仁德。
对此,李世民又喜又怒。
喜的是,永河长大了,不再像以前那样胡闹,越来越有她母亲的风范,不仅与驸马相处融洽,还指点清云她们,如今长安城中甚少听到关于公主不好的传言。现在永河又联合清云她们开了间慈幼院,可见是真心悔改,这让他这个当父亲的如何不欣慰感动
但让李世民怒气难消的是,筹办慈幼院一事,永河竟把昭阳排除在外了
她找了三个妹妹,连最小的老五都拉上了,唯独落下听话又孝顺的昭阳
李世民心中十分失望。
他承认自己对昭阳宠爱了些,但永河是嫡长女,自小锦衣玉食,无人敢苛待于她,哪里懂得昭阳的苦处昭阳幼而丧母,从小流落民间,跟着外婆给人洗衣度日,吃足了苦头。李世民觉得自己亏欠她很多,想着就是偏疼一点又如何
没想到宫中却无人服气。
以前永河、清云、川平和晋怀总是因为他怜惜昭阳,对昭阳稍微好些就找昭阳的麻烦,昭阳每每因为不能与姐妹们和睦相处而伤心流泪,却还劝自己不要插手。
李世民为了不伤她们姐妹间的和气,对主动找昭阳麻烦的女儿总是小惩大诫,以为等她们长大了就会懂事,没想到如今她们真的长大了,对昭阳却还是如当初一般敌视,李世民也不知为何。
他叹了口气,应了御史的提议,让百官拿个章程出来,下朝后宣了宋希音进宫。
宋希音本以为李世民找自己有什么要事,急急忙忙就过来了,谁知听了一耳朵昭阳小时候的可怜之处和童年趣事。及至李世民试探着让自己把昭阳也加入长安慈幼院的开创者名单时,她才弄明白李世民找自己的真正目的敢情是想摘桃子。
世上哪有这么好的事
宋希音不愿意。
且不提原主对昭阳耿耿于怀,就说李世民,以他对昭阳的宠爱,真的让昭阳加入慈幼院,到时候李世民定会不断插手,那么她与昭阳究竟谁才是主事的吧她是不是就成了吉祥物了
宋希音心里有杆秤,把利弊想得明明白白。
不过她也明白李世民对昭阳的宠爱,便没有断然拒绝,眼睛一红哭了起来,对着李世民开始回忆长孙皇后,又说起小时候的事情,这些年走岔了路,如今悔改了之类的话,直把李世民哄得晕头转向,忘了慈幼院的事情,才一脸悲伤地退了出来。
回府后,宋希音就安排人去找昭阳的麻烦。
没办法,李世民为了昭阳是没有底线的,不达目的不罢休。
她虽然能顶住压力不松口,但如今这个时代到底以孝治天下,与其硬扛着让别人觉得自己忤逆不孝,宋希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