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93章 回国之无问西东(8)(1/3)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其实汉字简化运动已经搞了几十年,只是一直没成气候。

    二十世纪初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推动了汉字简化运动的发展。直到1935年,简化汉字运动进入了第一个高潮。上海文化教育出版界形成了手头字运动,由一群大师牵头,推行了第一批300个简体字。同年,南京国民zf教育部公布了第一批简体字表,打算推行324个简体字,只是可惜后续因为战乱,未能按照原计划推行。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汉字简化工作重新被提上了议程,并为此专门成立了中国文字改革协会,邀请了全中国最权威的汉语言大师编写新中国第一批简体字,吴松孺教授就是其中的一员。

    乐景望着挂在吴教授客厅墙壁上的一幅幅汉字,每一个字都有好几种不同的写法,比如“閻,阎,闫”、“菑,災,灾”、“凰,皇”、“餐,喰,歺”等等,其中有很多汉字的简化版本并没有流传后世,应该是被淘汰了。

    吴松孺兴致勃勃问道“你觉得我简化的字怎么样”

    乐景迟疑了一下,吴松孺立刻摆了摆手,鼓励道“有什么建议你就尽管提,不必有什么心理包袱。一号首长早就指示了我们,必须要充分考虑采纳来自社会各界的意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满足人民群众日常生活需求的同时,也不能割裂历史。”

    他睁着不知道多久没好好睡觉熬成的兔子眼,摇了摇头,感慨道“汉字简化是一个大工程,稍有不慎影响的就是华夏千年文化传承,我这心里也是拿不定注意啊。”

    方同志也附和道“对,小黎同志也是国内中文系出身,又在哥大进修了东亚历史,中西合璧之下,你的想法也许会给我们的汉字简化工作带来启发。”

    方同志这番话也用了一点小心眼,不动声色的向吴松孺科普介绍了一下黎望旌的优势。吴松孺教授作为国学大师,黎望旌如果能得到他的青眼,他这辈子都受用不尽。也是黎望旌这个人对了他的胃口,要是换了旁人,他才不会多这个嘴。

    “我觉得有些字简化太过了。”乐景就实话实说道“就比如这个餐,写成歺,固然简洁了,却失去了美感,也失去了这个汉字本身的形意。汉字毕竟是象形文字。”

    吴松孺眼睛一亮,看着乐景目光越发满意,他激动的说“就是这么个道理我们简化汉字的原则就是尽量在古籍里寻找古代就有的简化体,大多数简体字都从古有之,就比如这个時間的時,简体写成了时,这个时也并不是我们一拍脑袋就创造的,是收录在汉代史游急就章里的古字,明清一些大家也有广泛使用“时”字,时,寸日,用尺子丈量太阳光,字形也符合我们对时间的定义。所以我们把它拿出来,让它在新时代作为简体字流传下去。”

    “現在我的好多同事走进了误区,简化汉字时一味追求简洁,反倒显得不伦不类,就像你说的那个歺字,这是歹的通假字,和餐又有什么关系”

    乐景深以为然,“是啊,汉化简化必须充分结合古代历史和字形,忽略了字形和字义的简化字,人民群众也不会买账。”

    吴松孺笑眯眯的点点头,仿佛不经意间问道“你本科就读的是哪所学校”

    乐景“是西南联大。”

    “原来是西南联大的学生。”吴松孺恍然,笑容越发和蔼可亲,“建国前,我在西南联大教古代汉语,你似乎也选过我的课,怪不得我一见你就觉得面熟。”

    方同志惊喜道“原来黎望旌曾经是您的学生。”

    乐景

    他连忙紧急翻动了一下原主的记忆,还真从记忆的旮旯角里找到了有关吴教授的零星回忆。

    西南联大大神云集,原主大小也算是个普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