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老伙计年轻时就专门维修四合院,还能建四合院。现在落实政策回城,也退休了。我就随便问了他两句,谁知道他正想找事做贴补家用呢”
张慧给张老续了茶,继续听他唠叨。
“我和他说了你那大杂院的事情,他说下午就来看,你放心,我知道他手底下有几个徒弟,都有点真本事。这会儿钱难找,都想做点事贴补家用。”
张姐做事风风火火准随了张老,父女俩办事都是又快又利索。
“我就怕他们在我那里是大材小用了。”
自己那大杂院主要是拆掉搭建的棚子,维修水电,把烂的门窗修补一下,再把倒座房临胡同口这一面打开,装上门改成早餐店。
要恢复原状自己剩那点钱可能不够啊,现在也弄不起。
“没关系,用你那练练手,慧丫头。”杨教授笑呵呵的说。
“到时把你那里弄完了,就去我那收拾一下。”杨嫂子接着说道。
“那好,下午我们一块去看,张伯伯和杨伯伯你们多帮出出主意。”张慧就像打了鸡血,恨不得马上就开始行动。
她想在生孩子之前把这些事情都安排好,柳春和小珍能把早餐店开起来。
张慧想起自己还忘记了一件重要的事情,她想找一个保姆来帮着带宝宝。
要小珍来带孩子,那是为了哄小珍过来。小珍今年20岁,自己都还是个孩子,怎么帮着带小孩啊
张慧自己两辈子都没有生孩子带孩子的经验,所以请一个人品可靠、经验丰富的保姆来带小孩势在必行。
。张慧把这事拜托给丁姨,不急,可以慢慢找,反正预产期在11月底。
当务之急就是把大杂院弄好,早餐店早日开门。
张老早上和她提了一句,可以采摘秋茶了。
张慧下午看完房就给老家写了封信,叫大姐夫安排采摘秋茶,并把新的通信地址告诉他们。有急事也可以打杨教授家的电话。
老家的野生茶叶在京市一些常喝茶的老人那里反响挺好。张老说有多少收多少,叫他们放心。
杨教授和张慧说,张老家里解放前就开茶庄,茶叶生意做得很大。
解放后也一直在茶庄做事情,爱茶懂茶。一辈子和茶叶打交道,爱喝茶的老人都喜欢找他买茶。所以老家的茶叶只要保持品质,不愁卖不出去。
张慧还给在上海的父母写了信,确切的说是原主的父母。
告诉他们自己考起了京市师范大学,11月底要生孩子了,问他们是否要过来
实际上张慧知道他们是不会过来的。自己这个便宜女儿在家里并不受重视,要不怎么会让小女儿下乡当知青呢
但是信还是得写,自己代替了原主,那肯定也要替她尽孝心。
如果她的父母生病或者生活有困难,该管的她绝对不会推卸责任。
张慧结婚父母好歹还寄了50块钱来,平时也没要她弄粮食回去什么的。
据她所知,很多知青家里都问他们要粮食,主要是城里供应粮太少了不够吃。
张慧怎么安排人收拾房子暂且不提。
老家收到张慧的信,就开始偷偷的起早摸黑的采摘秋茶。
谭秀云早上带李冬梅一起,到后山自己发现的野茶树上足足摘了两背篓茶叶,下山就赶快送到杨志国的二叔那里去炒制。
“你个傻女子,要长点心劲啊,千万莫和巧梅说啊,那女子精得要死,你根本不是她的对手。”谭秀云郑重的和女儿交代。
走漏风声的话会有人告他们挖公社墙角,到时还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