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8章 发案(2/3)
那时候南北士林相差巨大,会试结果出来,登榜之人都是南方学子,北方学子全部落榜,北方考生不满,认为顾三省歧视北方士林,故意为之,为此闹到了礼部击鼓鸣冤。”

    “那件事闹了整整一年,将朝廷文武百官都牵扯进来,甚至牵扯出元年的两次舞弊大案,以至于顾三省为表清白在玄武殿触柱而亡。”

    “科举舞弊历来事关重大,但南北榜案绝对是有史以来牵扯最大的一次,从头至尾无数官员被贬,那一届的考生不是被杀就是流放,甚至还有官员被凌迟处死。”

    “顾大儒触柱而亡,反倒是保全了最后一丝体面。”

    “也就是那一年,皇帝下令南北分榜,分开录取,才算是平息了众怒。”

    “但是从此也能看出来,咱们南方与北方差距甚大,那时候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程度。”

    苏凤章说话的时候声音压得很低,这些事情毕竟敏感,被人听见也是不好。

    苏二叔吓得脸色惨白,也压低声音问道“怪道这些年南北考生不在一道考进士。”

    其实苏二叔这话不太准确,不是不在一道而考进士,而是会试南北分榜,但殿试还在一起,不然的话同一届还得有两个状元,岂不是贻笑大方。

    这是南北方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太大,民间风气大不同造成的。

    就像月溪村,只是青州府下湖山县中小小的一个村庄,但村里头多有将孩子送去读书的,在苏凤章教导村中蒙童之前,在私塾求学的就有五六人。

    别看这数字不多,要知道月溪村统共才那么点人,这在北方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

    南北分榜,说到底是为了照顾北方士子的战斗力不行,也为了减少南方士子的比例。

    苏二叔想太多,又神神叨叨的问“二郎,这顾大儒到底有没有舞弊,若是没有的话岂不是死得太冤了”

    苏凤章倒是笑道“有没有重要吗”

    苏二叔好像是听明白了,又好像什么都没听懂,他沉默了一下,又问“二郎,你怎么会知道这些是文先生告诉你的”

    就算他不是读书人,也知道年间的事情,肯定不是那么大路货的传闻。

    苏凤章只是说道“是爹留下的手记。”

    苏典吏当年还曾上京赶考,自然是要打听一些消息的,只是最后花了钱却落了榜,他心灰意冷谋了职位,但笔记却都好好的保存了下来。

    他这么一提,苏二叔也想起了一些事情,感叹道“当年还是我陪大哥去的京城,京城可大了,人也多,官话跟咱们这边的话也不一样,遍地都是当官的。”

    苏凤章就顺势问起京城的事情来,苏二叔来了劲头,即使过去了几十年,他还记得清清楚楚,又自己脑补了一些说得天花乱坠。

    在他的口中,京城倒像是个处处都好,除了买东西太贵没有一处不好的地方。

    两人一问一答的,时间飞快的过去了。

    依旧还是一声锣鼓声打断了苏二叔的回忆,他整个人跳了起来,下意识的就往人群里头冲,却被苏凤章一把拉住。

    苏凤章无奈劝道“二叔,还没贴出来,别着急。”

    “你在这儿等着,二叔去帮你看。”苏二叔却坚持冲进去。

    苏凤章只得也跟了进去,人挤人的,不知道谁踩了他的脚跟差点没把他的鞋子踩下来。

    他心底十分不理解这种冲动,虽说县试没有报榜送信的,但榜单只要贴出来,早知道玩知道不一样是知道,有必要抢这一时半刻吗。

    事实证明大部分人都觉得有必要,甚至有些考生都忘了平时的高姿态,捋起袖子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