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2章 第二十二章(1/5)
    端午节这天, 恰逢学校放周末,队里也专门给队员放了半天假,让大伙能够一大早就去河边摘芦苇叶。
    因为包粽子的芦苇叶要新鲜的, 就必须得早上去摘,最好是那种上面带有露珠的, 经过露珠浸泡过的芦苇叶, 包出来的粽子更加清甜。
    于是, 一大早天还刚亮, 家家户户就准备去河边摘芦苇叶了。
    这个时候虽然粮食紧缺, 但是人们对于端午节还是很重视的。
    在闹饥荒前,每逢端午节的时候, 队里还要专门举办端午节的活动,请戏班子来队里给大伙唱戏、包粽子比赛、挂鸭蛋这些。
    现在虽然条件不好,但还是保留了最基本的两项, 那就是吃粽子和插艾叶。
    因为艾叶不像粮食一样紧缺, 遍地都是, 在农村最不缺的就是这种草本植物了。
    端午节这天大伙都会去摘些艾叶回来挂在墙上、门上,既能驱蚊又能辟邪。
    谁家要是有年纪小的小孩,家里的大人还会在端午节这天去摘艾叶来给娃洗澡,洗了小孩身上这一年都不长疙瘩,也不会痒了。
    只是现在包的粽子里面不像以前那样全部都装白生生的糯米, 而是只放了一点糯米,加了一些粗粮混在一起,再用芦苇叶包成三角的形状, 也算是粽子了。
    可别看就是这样混合着包出来的杂粮粽子,每家也没有做多的,基本都是一人一个,吃个意思。多的就没有了,毕竟这比起糊糊来费粮食多了,谁家也没有多的粮食来做。
    同样的,对于平时只能吃糊糊的人来说,能吃上这样一个杂粮粽子,那也算了吃了顿干的,让人心满意足。
    一大早天才刚亮,李淑华就带着张晓芬去河边摘芦苇叶了。
    自从上次和张晓芬在山上捡柴和周大双打了一架后,李淑华出门干活就喜欢带着这个儿媳妇出门了。
    用李淑华的话来说,张晓芬虽然不咋聪明,但打架和拌嘴那股劲像她。
    因为包的粽子不多,两个人去足够了,相互间还能有个照应。毕竟这个时候外面刚亮,周围都还雾蒙蒙的。
    除了李淑华和张晓芬,大伙都是这个时候去摘。李淑华和张晓芬在去河边的路上碰到了很多去摘芦苇叶的婶子和大娘,就一路边走边吹起了龙门阵。
    “淑华,又带着儿媳妇出来干活啦”隔壁杨大娘看到李淑华和张晓芬,主动过来打招呼。
    “是啊,你咋一个人啊,你儿媳妇呢,咋没和你一块来”李淑华也热情回应。
    见杨大娘只有一个人来,便问了句。
    “哎哟,我可真羡慕你,你这几个儿媳妇个个勤快又听话,不像我家那儿媳妇,雷都打不动。今早我喊她和我一起来摘芦苇叶,那货硬说身子不舒服,叫都叫不起来”听到李淑华问她,杨大娘就跟李淑华抱怨起来。
    杨大娘是队里寡妇,丈夫早年得病死了,只留下她和唯一的儿子王富贵相依为命。她一个女人好不容易把王富贵抚养长大,还娶了媳妇,可是王富贵取了媳妇就不管她这个娘了。
    平日里王富贵只让杨大娘伺候他和他媳妇,他媳妇说啥就是啥,杨大娘为了儿子也只能忍着。
    “杨大娘,不瞒你说,今早出门的时候,我大嫂和三弟妹都想跟着俺娘一块来呢,可是娘最后就让我跟她出来了。”张晓芬听到杨大娘的话就开始吹了。
    她虽然不咋聪明,但嫁到肖家这么多年,咋样能让李淑华高兴她还是知道一点的。
    至于早上出门的时候侯秀娥和赵有芳有没有说要跟着出来,那就不重要了,反正都是吹牛。
    杨大娘听到张晓芬的话更羡慕李淑华了,直夸李淑华会管家,还问李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