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九十三章(2/6)
么。

    贾政的事情解决,接下来便完善报仇大计,又将今年的计划列了一遍。贾代善无事一身轻,扭头回了后院流连花丛。天色已晚,贾敬也跟着告辞。

    不知道贾代善收到了什么消息,动作加快了许多。清闲如翰林,贾赦也知道近日朝堂很热闹。

    四月中,皇后诞下一名皇子,不过几日皇后崩。

    无论是迁怒还是证据确凿,贾代善出手快准狠,被惦记上的官员,罚的罚,贬的贬,无一幸免。

    停灵第七天,朝议立太子。在这个当口下,后宫吴妃娘娘早产诞下一名健康的皇子。

    原本不复杂的事情,开始慢慢变味。从前朝到后宫,从庶民到学子,纷纷观望。对于吴家来说,立太子一事成行,无异于从天堂到泥沼。吴杨两家因为贾家搭起的草台班子,还未正式结盟,转眼分奔离析。

    实质上,对于两不靠的贾家和众勋贵来说,选不选都没区别。反正和这两家都尿不到一个壶里,何况还和两家有仇。

    立太子之事还未有定论,清闲的翰林便开始忙活起来。皇帝每日都要召集众多翰林官员进宫讲读,从三皇五帝至秦汉隋唐前朝,连篇离不开储君二字。

    一开始贾赦只是在后排随大流,慢慢的,他便发现,帝王立太子之心已无更改。他很犹豫,眼前实在算是一个好机会,但是纵观列朝,太子多数都没有好下场。而被打上太子烙印,抽身之难可以想见。

    贾家实在没必要淌这趟浑水。不过他可以和贾代善商量,在立太子一事上,不功不过足矣。

    立太子一事艰难,并非吴家拦路虎,而是太子太过年幼。如寻常人家,还得五岁之后才入族谱。吴家便借此机会,大书特书。

    贾家就在种情况下,将薛家和莱州铜矿一事上奏。此事贾家并未大包大揽,只在密折上轻描淡写贾家用处,反而着重薛家和孙家的功用。

    皇帝近日被朝堂闹的狠了,不想竟有如此惊喜,当下招来贾代善细问。

    眼下正是敏感时机,皇宫一举一动都有人盯着,贾代善反而出其不意,将贾赦推到了台前。

    这也是父子俩人有意之举,父子同朝为官本就是众人眼中钉,以其藏着缩着,不如早点冒头。只要在帝王面前留下印象,往后也好晋升。

    此事本就是贾赦牵头,说起来倒比贾代善还要详尽。只是将贾家的作用敛去大半,让孙玉枝和薛家领了大半八成功用。

    近几年只广州一个口岸,白银大量流入,促使银贬价厉害。相反,铜矿稀少运输艰难,物以稀为贵。民间缺铜,供不应求,销钱为器有利可图。私铸屡禁不止,户部工部为铸钱愁白了头。

    皇帝也不知信没信贾家的说辞,但发现铜矿这种事,一旦坐实,简直是意外之喜,“此事,不仅薛家有功,贾翰林亦是功不可没。”

    “微臣不敢领功。”贾赦想起差不多绝户的孙家,着重提了此事,其他的一概不管。

    薛家折子上只写到铜矿证据确凿,却没写存量。饶是如此,皇帝亦然欣喜,待看贾家两父子更觉顺眼。只想着赏点什么,却想起前些日子才升了贾赦官职,倒是为难。

    刚好工部尚书和户部尚书联袂而来,皇帝索性将事情先放到一边,同他们商量起开采之事。贾赦将知道的复诉一遍,同贾代善功成身退。

    估计不日薛家家主就会进京,至于孙玉枝,皇帝应会召见,或者赏赐点什么。看着贾代善有些肉疼的样子,贾赦扫视左右才笑道“老爷,咱们家吃不下这些东西。”

    贾代善一凛,无奈道“想哪里去,你老爷我不是那样的人。薛家,倒是占便宜了。”

    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