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学校开学了王兰兰又开始忙碌的生活,每天中午去黑市蹲点,与公安斗智斗勇地玩着捉迷藏。
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去了
萧哲还没有回来,王家人商量着,让王爸爸以大队的名义给萧家去了一份电报,萧哲本人没有反应。然而,萧家寄来了一千块,并且写了一封长长地感谢信言词恳切
看着无懈可击地感谢信,王家人沉默了
王兰兰也明白萧家要表达的意思,这样子的事儿十分正常,哪对高贵地父母会十分欢迎乡下人进家门啊也许这非萧哲本人之意愿,然而一对不受长辈们祝福的夫妻是不会幸福的。
王兰兰伤了自尊,不过还是没纠结几日,便放开了,她才十六岁呢,还有大把的时间,哪能为一个男人而呢是不是
王兰兰反过来安慰着王家人,说萧哲不是这样子的人,一定是去当兵了,新兵受训地点很偏僻,一时不能联系罢了。这样说是有缘由的,去年,不对,是前年萧家父母就来信要他回家,可以安排他当兵去。而,王家人对兰兰有些内疚,他们是看上了萧哲的家境,指望萧哲能帮着王家改换门庭,因而不光不阻止萧哲挨近兰兰,还时不时的制造些机会。
王奶奶还私下问过兰兰有什么让萧哲近过身,兰兰连连摇头说没有。去年,离这里不远的一个村子,有个漂亮姑娘与知青好上了,在村里订了亲,那个知青回了城便音信全无,那姑娘受不了村里的流言蜚语去跳了河,第二日才捞打起来尸体。
不过,王家人还是在萧哲离开满一个月后,陪着王兰兰去了一趟医院,拉着那个留着山羊须的老中医把了把脉。
少了一个贴心地萧哲,王兰兰感觉到日子有些无聊,于是她在学习之余,可以认繁体字,不说写,但认一认,学一学是必要的。可是,自学好难啊
走了一个知青,村里有些流言蜚语出没,大意是说王家白忙活一场,城里人就是这样子,有机会就不回来了,就是对他再好,也是留不住的云云。有些自觉条件不坏的青年,开始与保国套近乎,觉得自己可以摘这朵兰花。
而保国不以为然,妹妹哪合适找这些粗汉子啊。
扫盲班的课让吴花儿替了,老师重新安排过,吴花儿教小班,没有工资,与知青一样,只有半天工分,大龄女知青24岁教中班,女知青杜群挺郁闷的,长的一般般,年龄又大,没条件的她看不上,有条件得看不上她,她不知道如何是好她还想着能回城呢,可惜家里人是不会帮她,也没有关系背景帮得上她。
而,沉默是金地徐诚开始教大班。
吴花儿向王兰兰借高一课本,王兰兰送她一整套高一高二的课本,是废品回收站一分一斤掏来的,凡是课本,她精神力探到,她统统买下,与废纸一起处理,挺可惜的。
吴花儿不懂之处会向徐诚请教,因那个徐群还不如她呢,徐诚也有些不大懂,不过他好学,也渐渐重新开始自学,你来我往的,两个人很聊得来成了好朋友。
1973年2月底
山上的桃花开得正艳,野草出冒出了嫩叶。公社下放了几个劳改犯。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知识分子,有医生,有资本家,有地主女儿。玉泉村也来了一个有海外关系的知识分子,听说是留洋回国的大学教授,王支书没有让他去当什么羊倌猪倌的,而是让他给扫盲班加初中班,上初中的课程,毕竟能考上初中的孩子不多,有钱有心让子女上初中的家庭不多。十多岁的孩子们就这样子一辈子在地里刨食儿,不是事儿。知识能改变命运他家就是这样子的,两个儿子高中毕业,送些礼就能找到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