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
经过昨日一天,早市上不少人都知道这里开了家粥铺,能坐在店内,老板娘俏丽,所以她的生意比昨天更好,幸好做的粥也比昨天多。
照样是忙碌的一早晨,包家老俩口照样是来帮她的忙。
她实在是过意不去,在卖完粥后,特意和包大爷谈了谈,老俩口每天帮她端端粥刷刷碗,她一个月给他们半两银子,一年便有6两,给的不算低,一年房租也不过5两。
包家老俩口自然是推却再推却,她不愿占两个老人的便宜,老人手里没钱没安全感。他们的闺女远嫁,儿子远任,都不能好好的在身边孝顺。
可是,最终还是没有让包家老俩口同意收下工分,她想,以后每日里送些吃食过去,每季做套衣服孝敬他们。
就这样,她在小镇上的市井生活就算是安定了下来。
上午卖粥,下午或打扫卫生或去集市购物,或是下乡收购粮食。
晚上开始熬粥,本来放下午熬的,可是晚上没事干也很无聊,还是取出一颗顺来的夜明珠照着,熬粥。
下午的时候便空闲了起来,她便开始看看书,喝喝茶,做做女工。
可惜迷你空间内的那把古琴不敢取出来弹弹。
晚晚煮十锅粥,自然会多出来不少,统统放入迷你空间内,也不怕会过期。
以后要是突然忙碌起来,也许就没有那么充沛的精力。
在溢水镇这里生活过一段时间之后,她与包家俩口子混熟了,每回炒了好吃的她都送一碗过去,他们直叫她闺女。
混熟了,包大娘问她的家庭情况,她说娘家姓乔,京城人士原主是京城口音,会影响到她,她一开口便先是京城口音,自己从小订了亲,可在笈笄后,在成亲前,男人死了,家里让守望门寡,她也同意了。
本来是在家庙呆着,一切都好好的。
可惜,有一回乔家家庙遭了山贼,她逃脱时,迷失了路,路上遇上了一位骑马的女侠,豪气的送了她一匹马,她走了一个月,到了这里,觉得很投缘,便留下了。
她说家是不能回了,家人不会认她这种在外抛头露面过的闺女,反正一回去就是一个死,她不想死,只得独自离乡背井的活着。
这日,她与包大娘唠嗑了半天,便说起自己没有户籍在身,这里能不能补一张
包大爷听到,直接接口“闺女,你去县衙找一名姓田的书吏,你就说是包大爷让你去找他,他会帮你办好。”
“真的,谢谢大爷。”这回,她真的开心了。手里是拿着不少旁的女子的户籍,可心底还是不稳妥。
次日,午后,她去了县衙。
她听包大娘说,田书吏是她儿子的同窗,只考了个秀才,没有中举人,花银子与关系在县衙谋了份差。正好负责房屋买卖与户籍补办之类事宜。
来到县衙,她打听清了负责补办户籍的办公室在哪里,就直接去了,负责这事儿的书吏正是姓田的,一名三十多岁的中年男人,中等身材,微胖面善,像个好说话的书吏。
她先说了包大爷介绍来,再说了自己的情况。
田书吏听完,沉思片刻“你这种情况啊,这样,我找一个无儿无女的,刚报上来,还未消户的户籍帮你挂一下,不过这样一来,你必须改个姓。”
她听后,大致明白了。
这田书吏应该是要钻法律的空子了。
不过,可以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