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章(2/3)
反问“没有。昨晚你们干什么了”

    章越摸着平头,笑的满足。昨晚吃了嘴,摸了胸,只是裤腰带没有松开。

    晓夏啊,是娇气了些,之前他也没有想过与她处对象,可是被妈妈一分析,觉得她还好啊,脸蛋长得好,身材养也好,家里条件也比自己家好,岳家是干部子女,章家是工人家庭。

    妈妈还说如果不是下乡,他也娶不上。娶就娶,不过,他可不惯她的毛病。

    平阴县有十来个大队,一般大队只安排一两个知青,很快就被来人接走,有的骑自行车,有的赶驴车。

    两小时后,只留下他们四个人。

    “饿了。”章越扬起浓眉,舔了舔唇。

    这里的人不早饭,也不午饭,要点热水还得去他们办公室讨要。

    “要不,咱们安排两个人留着等人,安排两个人出去走走,买些吃的,买些生活上用得上的东西。”顾兰提议,她身上有几十块钱,几张粮票。

    “我不去,又饿又困。”岳晓夏搭拉着脑袋,有气无力的说。

    “那,我与章越去,冯向西,岳晓夏你们留下来看行李,等人,行吗”一边留一个人,大家行李里总有一二样什么值钱的,不放心给不大熟悉的人看着。

    顾兰已是炼气一层的修为,比起岳晓夏要精神许多。

    “嗯。你们去。全国粮票,钱,给你。”冯向西点头同意,他也没力气,这两三天,吃不好睡不好。

    顾兰跟着章越一前一后离开了知青办。

    笑着问了一个老乡,老乡给指了路。

    顾兰他们只走出几百米,就是供销社,灰扑扑的几间平房,里头只有几样灰扑扑的物品。

    章越没有跟着进来,就等在门口看着,点了一根烟,熟练的抽着,在心底对比着两个女生。

    顾兰进去转了一圈,不理会里头服务员的白眼,最后只要了几种对向老百姓,不要票的。

    几袋粗盐,几包大白菜与萝卜种子,还有几副劳动手套。

    章越在两步开外,记着价格,这些东西回去得分一分。

    “像席子、背篓,我们去的大队一般有。”顾兰对章越小声解释。

    出了供销社,再走几百米,就是国营饭店。

    没有肉包子,只有馒头与面,顾兰问了章越的意思,买了十个大馒头,黑黑的,没有去麦麸的。

    便是后世推崇的全麦馒头,粗粮,养生。

    没有什么好逛的,老乡说的集市,那是在每个月初。

    回去,顾兰四人一起分吃了十个全麦大馒头。

    岳晓夏一瞧这个颜色,摸着平平的腹部,委屈巴巴的拿了一个,冯向西要了两个,章越要了三个,顾兰就着讨来的热开水,吃了一个,剩下的三个,她问“你们不要了吗”

    三人齐齐摇头,顾兰就装进了自己的饭盒,说“那给我。”

    饭后,约莫一点钟左右。

    来人了,架着驴车来的,来人是六十多岁的瘦小老头,一副精明样,笑呵呵的问“你们是去环山村大队的知青吗”

    章越点头迎上去,自觉露出亲切友好的笑,问道“是,我们就是,老乡,您是环山村大队的人吗”可算是来了。

    刘老汉连忙上前握住章越的大手,心道手上有茧,小伙子,能干活。老脸上笑出一堆的褶子,道“欢迎,欢迎。我是环山村生产队的老村长,我儿子刘学农是环山村生产队的大队长。”

    “老村长好,现在可以过去了”章越笑着问。

    “可以,可以。这回,四个娃,这瘦驴可受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