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82章 番外(2/3)


    量子共振加速推进器

    智能无人驾驶系统

    自适应调温调压调氧系统

    还有中国自主研发的航天器控制中枢系统

    一列列系统,仅仅是摆出名字,都让人看得眼红。

    弯道超车十分迅速,导致上到领导权贵,下到普通民众,都对“奔月号”产生了兴趣。

    也许是人民群众的错觉。

    奔月号宣布明年试运行后,各国的访华行程更加密集。

    糟糕,不好

    这些有钱又有权的土豪,是想来争“奔月号”的船票

    看过2012末日老电影的群众都懂。

    只有钱是买不到船票的,这种限量发售的东西,不仅要钱还要权,更可怕的是还要命。

    各大领导亲切访华是好事,无聊的网民朋友却嘤嘤嘤的跑去了沈明洲的微博寻找安稳。

    “我的洲,咱什么时候能公布一下奔月号试运行详细安排,让我看看有生之年还能不能冲向宇宙”

    一有事情找明洲,成为了大家的习惯。

    哪怕沈明洲根本不会怎么回复,大家都始终坚信,这样的好孩子就算过去三十年也会听到人民的诉求

    人民的诉求,并不需要沈明洲一个人倾听。

    事实上,在航天器1102的未来计划里,每日十人次的“奔月号”不过是一个开始。

    继续研发下去,早晚能够实现高速航天器日运载上百人、上千人的目标。

    道理大家都懂,可他们就是会为了日均十人的限定飞船感到焦急。

    幸好,一次访谈的预告拯救了他们。

    中央电视台特别采访,请到了沈明洲和邵炼作为航天器1102研发团队的代表,进行了“奔月号”专题采访。

    采访一出,万众瞩目。

    他们两个人出现在演播厅里的身影,都带上了岁月的痕迹。

    网络上游荡了多年的民众,已经很多年很多年没有见过他们两人的样子,对这两个笑起来眼角会起浅淡痕迹的人感到陌生。

    可是沈明洲一出声,立刻让所有人找回了久违的亲近。

    年龄改变了他的容貌,却没有改变他的性情。

    沈明洲声音沉默平静,习以为常的说出令观众诧异错愕的事情。

    他说“我们这次作为代表,主要还是因为我和邵炼要退休了,才能够代表团队的年轻人,上台出出风头。”

    沈明洲不过三十多、邵炼不过四十多,两个人都还没到法定退休年龄,忽然自爆退休,搞得大家相当懵逼。

    然而,邵炼作为大龄中年,显得尤为坦然。

    “我们的团队经过这几年招新带新,平均年龄二十八岁,我们两个平时搞建活动,都会被分为老年组的那种。确实应该退休了。”

    奔月号不过是研究的一环。

    采访之中,无论是沈明洲还是邵炼,都以“微不足道的外部抽调”人士自居。

    撒谎这件事,沈明洲并不擅长。

    邵炼面对镜头,深得亲舅舅莫敏学的真传。

    “你们不要觉得年轻就是浮躁。明洲十六岁就能做出医疗系统,我们团队里的天才少年更厉害,十六岁参与奔月号研究全程,现在主要负责后续航天器的研发工作。”

    观众没能听到奔月号船票怎么卖,卖多少。

    反而听到了某位不知名十六岁天才少年,承担起沈明洲和邵炼退休之后的工作,听起来还能带团

    顿时,网络连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