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九十一章 后效(2/2)
通,如果长官对这些东西懂,提出来的要求是合乎规制的,最后可能会出现良好的成品;如果长官不懂,又像陈沐这样定死了炮越轻越好,那么最后出来的只能是勉强能打响的关炮,一场仗炸成一堆等待回炉的废铁。

    “能”

    三个月只琢磨一门炮的规制,关元固还是有这个信心的,行礼道“千户放心,三月之内,老儿一定能做出二斤炮能打三百炮”

    陈沐点头,这个时间在他的预想应该是留有余量的,他只需要关元固用不同工艺造出几门合用的炮,青铜炮、黄铜炮、生铁炮、铸铁炮,一样能打三百炮的几门炮,到时候他在来较。

    这之自然花费颇巨,不过他已经能承受了,不单单有张翰拨下来的一千五百匹绸缎、还有香山所织造的绸缎,甚至不需要动他自己的私财,单单划进香山库里的钱能应付起造炮的消耗。

    铜和铁,对现在的香山千户陈军爷来说,都不算贵东西。

    熟建铁百斤二两银,连苏钢百斤才不过三两六钱。

    铜要稍贵些,生铜百斤五两;黄熟铜、红熟铜百斤十两。

    只有全铜炮的造价高昂,如果用来造船炮有可能千斤炮要到百两去,其他的造价陈沐都承得住。

    “还有个东西,关匠等我找找。”陈沐翻动着笔记,找到后对关元固道“打散弹的时候,散面太乱,用袋子、大竹筒装作战时难免散乱,做个木膛托,周围裹一圈铁皮,做成炮口稍细的圆筒,面盖住薄生铁皮,里面封三十枚圆弹,用铸铁小球,让这个弹筒和大弹一样重,这个好做。”

    “一样三种,二斤、五斤、十斤,为以后火炮做准备。”

    这不是什么难要求了,容易得很,关元固轻易答应下来,道“千户放心,这个好做。”

    陈沐点头走出军器局,迈过门槛又突然回过头对关元固道“火炮战场放几炮出问题,军器局下难逃其咎,念在初犯,炮场下所有匠人留俸三月,管事的罚俸半年,互相监督以观后效。”

    “新炮造好、合用,匠人还俸,此外有赏,关匠你传下去,知会各个匠人再造的炮,可不能打起来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