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祯对陆辞的推脱,显是早有预料,仍是微微笑的模样, 耐心问道“这是何故”
陆辞遂将最官面的原因抛了出来“不符旧制,朝中定有异议。”
宋循五代后周之制,在诸路州府监军的解试中, 只设监试官一员,多由转运司选差本州府监军的通判或幕职官来充任。
开封府自有通判,监试一职, 当由其任,如何轮得到陆辞头上
赵祯不慌不忙地反问道“陆左谕德曾连中三元,亦曾供职于馆阁, 还曾为我讲经数月,有半师之实。世人应知,陆左谕德为天下难得的英俊之才, 难道还当不得一场解试的监试官了”
说到这,赵祯顿了顿,铿锵有力道“我倒要看看, 谁要开口质疑了。”
哪怕陆辞不说, 赵祯其实在心中做出这一决定时, 就已做好了遭到反对的准备, 更是筹备好了应对方法。
这套说辞,正是他预备拿来对付质疑者的。
若真有人要反对陆辞担任监试官,那是不是认为,几十年才得一位的三元及第,又是清贵的馆阁出身,还曾为太子殿下讲经的人,却连在解试中一试举子的资格,都不具备了
陆辞自然也能想象出,反对者会被这套说辞给结结实实地噎住的表情。
他干脆直接换了个理由“臣入仕不过两年许,一资且未满,资历德望具不足,恐难当此任。”
赵祯听了这话,当即笑了。
他笑吟吟地看着这位小夫子,眼底仿佛流露出就知你要这般自谦的宠溺来。
就在陆辞以为自己眼花了的下一瞬,从从容容道“陆左谕德任讲的时日虽不算长,所言故事,却是不少。其中最不乏的,就是吏部磨勘时,太重资历而轻实绩,才养出无数尸位素餐、只求无过的官吏来。我若不能从中汲取教训,仍一昧看重资历而不见实才,岂不是白听了这么久的课”
陆辞“”
他怎么也没想到,竟还有被这身份尊贵,却一向乖巧认真的小太子学生,拿自己的话来堵自己的一天。
但这也难怪他是被赵祯的神来一笔打了个措手不及,而从他身上将谋定后动学了个十成十的赵祯,却是在开口之前,就做好了十成准备的。
对着赵祯那双充满期许的亮晶晶的眼睛,陆辞无奈地说出了最后一个理由“臣曾迫于生计,两年前编有策论细解三册,若担任贡举相关职务,怕是有违避嫌之制。”
赵祯对策论细解的存在,还真一无所知。
初闻此事,他不禁有些惊讶,再问道“真有此事”
陆辞认为小太子终于要放弃这一突发奇想了,点了点头,正要暗松口气,就听小太子兴高采烈道“如此甚好。若陆左谕德所编之书当真有用,那今回贡举,诗赋且不论,单策论方面,定要出现更多佳作了。”
又安抚陆辞道“陆左谕德不必多虑。阅卷者不止你一人,且有誊录,糊名制”
陆辞听着听着,慢慢地变得面无表情。
他算是看明白了。
自己这温柔贴心的好学生,分明就是吃了秤砣铁了心,非要将他送到近乎与世隔绝的贡院中,一锁个把月不可啊
在赵祯看来,却是成功地说服了自己的小夫子任这一既清闲,又可加快攒资历和功绩的好差事。
他心情极好,立马将这一任命转为诏书,正式以陆辞为开封府解试的监试官。
尽管下诏前的有商有量,明显是走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