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88章 第八十八章(1/4)
    单差遣就独得一诏, 哪怕还没听到内容,陆辞就已经可以预见,仅凭这额外恩宠的架势,就足够在士人群中掀起不小风浪了。

    等听完内容后,根本不知道集贤校理为何的陆辞, 自然未有什么惊喜的表现。

    他不卑不亢地谢恩, 从越发熟稔的林内臣手里接过诏书, 再目送人上了马车离去后,才匆匆回房。

    等他在自备的官职列表中查找过后,才搞清楚这是个什么差使。

    馆阁自然不是宫廷藏书、校书之所那般简单, 还是由太宗皇帝御口明确过的储养俊才、培育顾问的重要场所, 也是天下士人心目中象征着光明磊落的前程的圣地。

    只要跻身其中,那真真是身价百倍, 非比寻常了。

    往年的新科进士,哪怕高居状元之位,想入馆阁, 也得任过一段时间的其他官职后, 还得通过考核,才可被征召入内, 为最末等的修勘。

    落到陆辞身上倒好,非但没要求先担任其他官职以增加资历,还猛地一步, 就给提到了第二等的校理之位。

    须知集贤校理向来就无固定员额, 多从京官中筛选人员应试采用, 为将陆辞安排进去,官家也是用心良苦,专门钻了这一空子,为他特增了个员额出来。

    这一波空降,何止是又替他拉了一波仇恨

    简直被皇帝硬生生地架在了火上烤啊。

    陆辞无奈地揉揉眉心,只觉怀里踹了一块不得了的烫手山芋。

    圣恩如此,根本没有他推拒的份,唯有迎难之上了。

    往好处想的话,还得庆幸官家并没玩过火地把他直接安排到职掌颇多的史院里去,只安排到三馆里只有书库的集贤院里吧

    陆辞叹了口气。

    一想到自己回到古代后寒窗苦读多年,没能如愿去地方上当个天高皇帝远的父母官也就罢了,偏偏还被迫留在一群拿捏自己生死的大佬眼皮底下,进入国家图书馆干起了与专长毫无干系的修勘的活

    陆辞就越发感到微妙。

    他这在现代时,踏足图书馆的次数加起来恐怕还不超过十次的人,竟都能掺和进编撰、勘阅图书的活计里了

    怎么看都很是不可思议。

    无奈这般玄妙的事情,就这么自然而然地发生了。

    在晚陆辞一步,通过公榜得讯的其他人犹在震惊中时,当事人已平复好心情,淡定地赶着上任前剩下的这三日里跑了趟牙人处,雷厉风行地在上班地的附近买了一处不大不小的房屋,立马收拾好行囊,找房东退租之后,就带人入住了。

    最早的馆阁官署位于右长庆门东北,但因太近市井而过于嘈杂,房屋亦然狭小,设施破旧而难蔽风雨,很快就引起了重视藏书的太宗的注意。

    在宋太宗的亲自督工和设计下,新三馆仅用了一年,就在左升龙门东北地建成了,之后更是屡屡扩建和修缮。

    单就工作单位的条件来看,馆阁就比地方上那些破败不堪也不敢动手修的官署,要好上不知多少。

    当然,汴京本就寸土寸金,更何况是位于左升龙门一带的房屋了。

    陆辞揣着三千贯的交子进的门,出门时竟只剩了一半,就这才买下一处够五人居住的小院落,不由感叹汴京房价之贵。

    等他忙完搬家的事务,时间也一晃眼地就到了入职的五月二十八日。

    哪怕只是个清贵闲职,陆辞自知有不知多少双眼盯着自己的一举一动,就等着揪他错处,自是无比郑重地起了个大早,穿上发放的绿油油的原谅色官服,再戴上乌色官帽,脚踏墨色官靴,手中持笏,就骑马出发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