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夫子也年纪大了,已经退乡回家,或许也知道免死金牌事关重大,怕被人惦记吧。
“你这一身黑,谁知道你是谁”古扉每次来都一身黑,像做贼似的,“不说这个了,你方才说问黑兄不如问你,你有什么办法吗”
古扉上下打量了他一眼,“你今年多少了”
“我今年十四岁,怎么了”古茗疑惑问。
“十四岁啊。”古扉摸着下巴,“也差不多了,这两天准备准备,来朝廷旁听吧。”
“啊”古茗吃了一惊,“二哥还没有旁听呢,我如果越过他去了,会不受待见吧”
“想什么呢,你跟他一起。”古认真琢磨了一下,“他今年都十七了,也是时候了。”
因着摄政王和丞相不许,也没有帝王圣旨,一直没机会在朝廷担任个一职半官的,现在有了他的许可,可以了,但是摄政王和丞相那关难过。
曾经让太妃们和皇子们留在宫里,是他已经下定的决定,首先他是君,其次后宫是他的后院,后院的事旁人没资格插手,所以这事叫他得逞了。
就算摄政王和丞相知道请神容易送神难也不行,虽然大家都知道他是傀儡皇帝,但只是暗地里的,表面上不会真的完全无视他的想法,否则会生出反感,仇恨的心理。
他是个帝王,又是个孩子,不按常理出牌,谁能预料他下一步会做什么
所以避免出现胡来的现象,一般情况下他已经下定了决定的事,摄政王和丞相不会特意反驳,让他收回成命。
前提是他做的决定不会太让他们为难,当时皇子们还都是孩子,翻不出什么浪花来,加上三年国丧过去,立马可以找到借口赶他们走,所以才答应的。
现在想让他们旁听,还需再找个理由。
“这样啊。”古茗点头,突然意识到一件事,“你还没说什么办法呢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不离开宫”
“你不想走”古扉歪头看他。
“我倒是无所谓,但是我母妃不想走,整天提心吊胆,以泪洗面,弄的我也有点不舍得了。”他勾下头,声音沮丧,“听说我这个年纪可以封王的,她随我一起去藩地,往后自由自在,不好吗”
“哪有那么简单”古扉敲了他一下,“你知道什么地方需要藩王镇压吗祸乱的地方,边疆常年打仗的地方,咱们大昌王朝占领的地方,臣服于大昌王朝的地方,都是些鸟不拉屎的边角,吃的喝的和咱们京城天差地别,上街不带点人都有可能被人套麻袋打,你确定要去”
其实是吓唬他的,也没有那么严重,毕竟藩王都有军队,可以设立三个营,一个营小几万,和当地富裕情况有关,如果有钱,多养一两万人,没钱少养一点。
爷爷在任时有两个特别疼爱的皇子,给了富裕的藩地,每人养了十万多兵,这种情况从父皇那里终止。
父皇下令藩王最多只能养五万兵马,超过就是有造反之意,钦差可以直接拿下。
当然一些当地打仗,有大批土匪的地方可以适量增加,总之藩地没那么好混就是了。
“真的假的”古茗真的被吓到了。
“自然是真的。”大半是真的,大半是假的,“还要不要去”
“古茗连连摆手,“不去了不去了。”
古扉满意的点头,“不想去就想想办法,怎么让我不纳妃,你们不用出宫。”
提醒他,“比如说皇叔都没成亲呢,做侄子的,怎么能成亲呢,你说是吧”
古茗眼前一亮,“如此大家的视线就会聚集在皇叔身上,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