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自秀一回来, 简单整理了下仪表, 就赶着马车进了城。
马车上还有一筐生蚝。
虽然张婶子说吃不完, 不用再拿了, 可是他答应过柔妹妹,大丈夫如何能食言。
甩了个响鞭, 让马走的快点。
现在虽然有五个队伍,这样就能结余一天, 不需要那么拼命了,但他还是没有休息的。
结余那天是给大哥的。
不过他在家里看到了大哥他们的留言。
因为没法子见面, 他们就把一些重要信息写在纸上,压在东屋的桌子上。
他们的意思都是再带两回,就撤下来,到时候再补充一到两个新人,问题不大。
他其实也是这么做的, 培养一个领队, 他不是怕累,而是总这么忙,都见不到柔妹妹了,这个可不行。
就是不跑商了,那个帐篷、睡袋就有些用不着了, 有些浪费。
给外人用, 他又舍不得。
羽绒服倒是还好,完全可以穿一冬。
他这几样东西,可是让很多人眼馋了呢。
不过他们也只能眼馋了, 谁让他们没有一个贴心的柔妹妹呢。
沈自秀心情越发的美了。
到了张府,还是老操作,直接将生蚝筐搬进仓房。
然后就跟着柔妹妹进了正堂。
互相问了好,沈自秀就问起了商铺的事儿。
“已经签了协议,把棉布、丝绸拉回来了,要麻烦三哥了。”具体的情况,张柔已经和沈自秀说过了。
“不麻烦,路上需要经过好几个小县城呢,保证可以卖掉。”沈自秀很有信心。
反正柔妹妹又不让他卖高价,只需要在进货价的基础上稍微加点,这个价格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三哥,我是说如果,如果难卖,价格低些完全没问题,一层半以内我都能接受。”这样差不多要亏六十两,不过就当交转让费了。
其实这个协议一签,王掌柜允许货物分批,这个铺子实际就已经到手了。
即使沈自秀卖不出去,又拉了回来,大不了她折价七八折,肯定有大把人收,这样是亏损了一些,但大部分货款却是可以收回的,她的钱就够了。
只不过这么弄,前期投入就有些多了,她这铺子就要挣好久本钱。
沈自秀虽然很想再次保证,不过也怕万一,遂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张柔也就不再提铺子的事情了,“三哥,路上有什么好玩的么”
沈自秀摇头,“路上虽然也有其他的商队,但因为彼此不熟悉,大家都有警惕性,即使休息也都自觉分开一段距离的,哪有什么事发生啊。不过因为要保密,我们不是都是用筐装着生蚝么,也有人好奇问我们运送的是什么,让我搪塞过去了。柔妹妹有时间可以去和李夫人说一声,其实我们保密,但是海滩上成片的生蚝没了,也是很突兀的。早晚会被渔民发现的,要是不让我们采了怎么办,她要是有人脉现在最好下手多买一些海滩,慢慢养着生蚝,就跟买山种树一样,到时候就有吃不完的生蚝了,要不然生蚝这个秘密一旦传出去,价格上来了,到时候再想买就难了。”
张柔有些郁闷了,“可惜咱们明知道是金山却不敢伸手。”
要是她们能囤积一批海滩,等生蚝价格暴涨,到时候再卖出去,一倒手就是巨利。
“这也是没办法的。”桂花婶一想也能明白这里头的利润。
不过这种横财还是不要碰了,她们安安分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