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晋江文学城首发(2/7)
    而弟子规的作者,是清朝秀才李毓秀。

    以上内容节选自知乎提问弟子规是文化精华还是糟粕的高票回答。

    我高票答案看下来的感想就是,就算要给国学花钱,也请找个来历高点的,清朝的秀才和其他几位作者比起来,宛如中科院院士和民科的差距这个比喻有些不当,我暂时找不到合适的,希望大家集思广益想个恰当一些的形容方式

    我真的拿千字文练过字,所以觉得千字文比弟子规牛逼多了。

    作话内容赠送大家。

    江户篇本来应该猎人部分写完再出,但是这毕竟是四百章了我居然写了四百章,章节目录特殊,我先放出来占这个特殊的章节数。

    江户篇和沈韵的世界没关系,所以明月大佬应该是自己搞一本友人帐吧喂

    希望后文内容大家友善讨论,谨慎讨论,我还不想被404

    因为放在正文上方,这次的股东大会暂时不能召开了。对不起昨天的股东们,致歉。

    出生之后, 她对这个世界的记忆颇为模糊。

    在之后的成长过程中,她理解到了一件事情。

    自己和这个世界的其他所有人都不一样。

    她发现这件事情的时候, 大约是三或四岁的时候。

    她已经不记得这个世界的双亲是谁, 也不记得自己家中有什么人,倒是知道她和其他人迥异的地方在于,她在另外的世界里过着不同的人生。

    在某个平行时空之中, 她生活在21世纪的现代社会, 现代文明的便利性让她觉得那是一个无比舒适,且适宜人生活的地方。

    她随即了解到了自己所生活的这个世界并不太平。

    战乱频繁。

    而她生活在山上的道观里, 道观里就一个仙风鹤骨的老道士,老道士在一个冬日的门口见到了被丢到门口的沈韵, 尚在襁褓之中的小婴儿被冻得嘴唇发紫。

    在21世纪被称为沈韵的小孩被老道长用米汤喂大了。在遇到她的那天的冬夜,正巧有着极为明亮的月色,老道士就给沈韵起了个“明月”的名字,当做是自己道观里的小道士养大了。

    明月会走路之前的启蒙教材就是“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更大一些,就拿着本声律启蒙, 倒背如流之后, 闭着眼睛也能写出人能听得懂的粗浅杂诗,年纪更大一些, 上了五岁,拿来启蒙的就是史记。

    半本史记学了不多时,到了明月七岁的时候,道观来了一位风尘仆仆的老者。

    老者对着道长哀叹“山翁, 清廷入我大好河山如无人之境,而那东林党人竟还在争论谁是正统。何等可笑,何等可悲悲乎,悲矣”

    沈韵第一次知道老道长的号居然是“山翁”。

    她一直都是喊“道长”来着。

    山翁嘿嘿笑了一声,指了指观里的梅树,那棵树就没修剪过,枝叶乱七八糟,毫无人工匠气,也不在人的审美之内。

    “你瞧,这大好河山如这梅树,管不管,总会自己生长。即便那生灵涂炭,那南明朝廷也是乱七八糟的寻谁是正统,嘿嘿,东林党人自己造的孽,自己去还吧。”

    “还造什么孽”来访的客人又是悲叹,“降清者众,嘿,水太凉,天太热,剃头凉快哈哈哈哈哈,堂堂士大夫,不如青楼一妓子。”

    “这话可不对。”山翁给自己的茶杯里续了热水,又说道,“仗义每是屠狗辈,负心总是读书人。”

    “若有樊哙,若有萧何,若有张良,若有韩信,天下何至于此”

    “天下安可再得一泗水亭长”山翁冷笑一下,“不过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