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1章 第11章(1/2)
    只要有利可图,劳动人民的智慧可以说是无穷的。舒云也没想到,很快就有人提出了不少切实可行的方案,舒云直接吩咐推广下去,然后,滁州城内就开始轰轰烈烈地搞起了军需生产。这年头,布料这玩意永远是不嫌多的。尤其,元朝币制也非常混乱,金银什么的,大多数其实是被上层垄断的,民间的钱币非常劣质,说是铜钱,里面不知道掺了多少铅锡之类的,一摔就碎,因此,布帛这会儿还是硬通货。不管是拿出去找别人购买,还是作为赏赐,都是好东西。

    说白了,不管是打仗,还是治国,靠的都是钱,当然,这个钱不是朱元璋后来搞出来的那种擦屁股都嫌硬的宝钞,没有基准保证金的纸币,那就是耍流氓。

    虽说如今驱逐鞑虏是大义所在,但是天下义军这么多,对于下面的人来说,跟着谁都是驱逐鞑子,那么,自然是跟着谁好处大,就跟着谁了

    舒云对于打仗,那是一窍不通的,读过三十六计孙子兵法的人多得是,能活学活用的能有几个,生搬硬套的才是多数。

    站什么山头,唱什么歌,到了这个世界,舒云的立场已经决定了她必须要站在朱元璋这一方,所以,确保朱元璋的胜利,甚至是提前胜利,也是舒云应该做的事情。这等争夺天下的事情,失败者可没什么好下场。

    舒云将生产搞得如火如荼,虽说才不过几个月时间,滁州的财政状况就大有改善,弄得郭子兴都开始有点怀疑人生了。这个养女嫁人之后真是越来越能干了只是想想也有道理,一般人家,女儿养在家里,最多就是帮着管管家里的家务。郭家以前人口简单,张氏不是什么抓权不放的人,郭子兴的儿子陆续成婚之后,张氏就将管家的事情陆续交给了继子的媳妇,自个就是管着自个院子还有前院的一些事情,总不能早早就看儿媳妇的脸色。

    因此,舒云在张氏那儿的时候,也就是管过厨房和针线房,真没体现得出她的能耐了郭子兴瞧着舒云这般能干,心里头有些不得劲,正好朱元璋那边打下了和州,郭子兴就借口小夫妻两个成婚这几年,聚少离多,就让舒云去和州那边了。

    朱元璋也早就知道滁州的事情,正等着舒云过去呢以前的时候,大家都穷,所以也就习惯了虽说打仗抄府库,抄富户还有一些没有来得及跑路的色目商人,弄到的金银财宝什么的是真不少。蒙古人因为地域非常广,因此跟外头其实商业上的往来还是很多的。另外就是,蒙古人不缺金银啊,草原上一直到几百年之后,还有大量的露天金矿在开采呢

    问题是,光有金银财宝有什么用,不能吃也不能喝的,现在的关键是物资,空有一屋子的金银,可买不回多少粮食和布料。

    而舒云折腾了一场,粮食照样种,还能够在荒地山地上种上一些葛根山药之类的,这些产量也高,叶子割了还能喂两口猪,哪怕还没到收获的时候,但是已经能够想象得出,秋冬的时候会是什么样的情况了

    和州这边,朱元璋不是没想过要模仿滁州那边行事,但是虽说他派了人去滁州查看,但是回来之后,似乎总觉得有些不对味。因此,舒云过来之后,朱元璋立马就将和州这边的经济也交给了舒云。

    舒云一点推辞的意思都没有,大大方方地接了下来,在滁州那边,她还得考虑郭子兴他们一家子的想法,许多事情压根不能放开手去做,而和州这边情况就不一样了,和州某种程度上来说,比滁州优势还大一点,起码交通更加方便,在这样的情况下,许多事情就更好办了。

    只不过舒云到和州的时候,已经是快要入秋了,许多事情是来不及做了,舒云先找了人研究了一下和州的情况,又问过了朱元璋下一步的目标,然后就开始制定起了计划。

    和州是个好地方,这里有铁矿,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